低聲道 The Voice

View Original

「連登有教會?」採訪後記

當基督教連登堂出現時,我腦海中第一時間冒出的,是一連串神學問題:「這是教會嗎?」。

以新教傳統觀點出發,教會需具備聖道與聖禮。但,閱讀帖文算是崇拜嗎?發佈帖文算是宣講聖道嗎?還有聖餐和洗禮應怎樣處理呢⋯⋯?

在採訪之前,我落在「教會是甚麼」的本體神學思考迴路之中。

後來訪問後,對網絡宣教開放的受訪牧者,卻呈現出另一種觀點:為什麼要從教會論作起點思考?若這是聖靈的工作,我們能否有胸襟接受?

▍ 從連登堂堂主身上看見感恩與胸襟

第一個報道刊出後聯繫上創辦人Laila作專訪,期間有幾通的電郵來往。在採訪這名「連登仔」前,自己也做了些心理準備,不知其人如何。但在對話裡,Laila給我的印象,仍一如連登的帖文上、或電郵中:是一個謙遜、有耐心,並對上主熱心的年輕人。

「感恩」—是他常提到的詞彙。不單出現在連登的帖文上,也出現在傾談中。當他說起個人經歷時,他也表達常為之感恩。

「感恩」在他的言談中,不如某些老油條信徒的口頭禪。從他的分享中,感恩是他為自己能在生命中能經歷上帝的拯救之恩,自感不配而發出的話。

他分享到曾在教會中受過傷害,後來被上主堅固過後,他想到自己親人、網友也有類近的經歷,便開設了連登堂崇拜,希望這些因不同經歷而未能回到教會當中的人因此被上帝找到。其實,無論認同他的作為與否,不能置疑的是,在連登談論信仰是一件非常困難及需要耐心和勇氣的事。

他亦坦白道,因著同路人的鼓勵,他才能在這地方堅持下去。對於別人對他的鼓勵,他也常說多謝:「我有睇你哋嘅報道啊」,他感謝春麗和Derek的支持,並對他們的說話有所反思:「『要有被攻擊的胸襟,活出包容』對我很大提醒(當面對網絡攻擊和挑戰時),這是我有時欠缺的地方」。

誠然,除了有被攻擊的胸襟,能接納建議的胸襟也很重要。

▍ 教會建立在誰人之上才是重點

「連登堂」是否上主的教會?「Laila」的動機是否純正?

顯然從一個簡單的訪問中,我不能全然了解Laila的為人,但在訪談中他流露的謙遜和願意降服於上主呼召的心,卻使我為之感觸。

當耶穌宣稱「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是在說,教會是屬基督的、是基督所建造的、也是建造在基督上的。

因此教會不是屬於誰的,也不是由誰建立的,更不是建立在誰人之上。

當耶穌完成宣稱後,便呼召人跟從祂:「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願基督堅固祂的教會,願祂扶持那些背起十字架跟從祂的人。

文:J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