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道 The Voice

View Original

米蘭昆德拉逝世享年94歲

歐洲著名小說家、《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作者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昨日(12日)離世,享年94歲。

並非基督徒的昆德拉在《小說的藝術》一書中,曾經提及一句猶太諺語:「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他將小說藝術來到世界,想作是「上帝笑聲的回音」。

對於為何上帝看著人類思考就要發笑,昆德拉也提出其見解:「因為人在思考而真理卻逃離他。因為人們越思考,一個人的真理就會離另一個人的真理更遠。而最終的原因,是因為人從來不是他自己所想像的那樣。」他指中世紀後人類的這個處境被顯露出來,最早期幾位歐洲小說家,看到也捕捉到人類的這個處境,並且在其上建立了一門新的藝術,那就是小說的藝術。

文化評論人鄭政恆指出,昆德拉在《小說的藝術》一書中提出,在上帝「離開世界」後,現代社會中的善惡,不再由上帝負責,而是由人透過小說,建構現代世界。

昆德拉小說《玩笑》有一個基督徒角色,故事講述男主角因說了一個玩笑,被批鬥和勞教了六年,想回鄉向批鬥他的人復仇不果。鄭政恆指,過程中,男主角的基督徒朋友用信仰角度,指出主角的限制,看到主角缺乏愛、憎恨所有人,在沒有寬恕的世界裡生活,猶如置身地獄。

鄭政恆在80至90年代,對文學產生興趣時,都是閱讀昆德拉的書。他談到,昆德拉的書思考權力與個人的關係,十分切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和意識形態,尤其是經歷六四事件和面對即將回歸的香港,其作品因此在香港大受歡迎。

在昆德拉離世時重提其作品,鄭政恆覺得有懷舊的感覺,因為昆德拉最受歡迎的年代已過去,自從他由捷克移居法國,影響力隨之下降,自《The Festival of Insignificance》後也甚少作品推出。不過,他表示昆德拉是作為某個時代文化和文學的象徵,在他們那一代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文:LH、K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