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道 The Voice

View Original

「本色化」其實是甚麼?

「基督教中國化」的討論在港受關注,亦有論者提出「中國化」即「本色化」云云。那麼,其實甚麼是「本色化」?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邢福增教授近日在《時代觀景》節目上,介紹前中文大學宗教系教授吳利明在1982年9月《文藝》第3期曾撰的〈從文化層面探討本色化問題〉,指出本色化是要尋找基督教與現代處境的關係,思考活在此地的人正面對的掙扎與困難。

▍ 19至20世紀初的本色化:從國學尋找共通處

吳利明的文章指出,本色化的目的是現實考量,就是「宣教」。在基督教初來華的19至20世紀初,基督教是少數的外來宗教,在華人社會中不易被接納,因此那個年代的中國教會領袖思考本色化時,往往在基督教與「國學」(中國固有或傳統文化體系,如儒家思想)兩者間尋找相同之處。從當時社會排外氛圍來看,這樣的回應是自然的。

不過,吳利明提醒,「基督教之所以是基督教,儒家之所以是儒家,主要並不是它們有相同的地方,而是因為它們有基本的分別。」他指上述提及基督教與國學尋找共同點的本色化,其假定了只能從中國固有文化體系去解釋基督教。不過,他質疑,「中國人是否只能接納從自己固有文化體系加以解釋的思想或觀念?……那麼一切所謂文化交流也就沒有可能了。」

另一個假定,就是可用中國固有文化的體系去為基督教提供正確的解釋,他反問:「我們是否可用一個不同的思想體系作為基礎……將另一個文化的特色表達出來?」、「我們是否企圖製造一個綜合性的宗教……一個非耶非儒,又耶又儒的宗教呢?」

▍ 本色化是認清人在不斷演變的文化處境下的掙扎

這種與國學結合的本色化進路,到了吳利明撰文的上世紀80年代,他已質疑其需要性,因為當時社會處境、人心,已與19至20世紀初大為不同;而本色化的關鍵,是對當代人的心態之體認。吳利明認為80年代的香港人,已談不上對儒家有深厚認識或真正認同,甚至會因自己所做的是合乎儒家教訓而自豪。「以國學為出發點的努力,肯定已失去了它歷史的理由,同時也肯定與現代中國人的心態和關懷脫了節。」

因此吳利明認為,我們要關心的不是數千年固有的中國文化,而是不斷在演變中的文化,尋找它與基督教的關係。「本色化的工作就是要去尋找和闡明基督教對生存在這不斷在轉變的文化中的人的意義。」

「宣教的目的,在我們來說,並不是要使生存在2000年前,或是100年前的中國人接納基督教,而是希望現在和我們一同在生活中奮鬥和掙扎的中國人能夠接納基督教。因此,『本色化』工作的路向……是要決定於我們對現存環境的認識,或是更加重要的,就是對生存在這現存環境的人的認識。」

邢福增總結,今日如果我們要思考本色化的意義,應先思考對香港社會的認識、生活在其中的人面對甚麼掙扎、成為香港人的意義是甚麼。

文:K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