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交友被騙負債30萬 牧者籲留意青少年財務情況
近月有不少新形態的網上騙案,受害者包括青少年。你身邊也有朋友被騙嗎?身邊的人如何察覺和同行?
▍ 阿晴:買虛擬貨幣賺過萬元 債台高築後停學打工還錢
18歲的阿晴(化名)在同學的鼓勵下開始玩交友app,期間認識了一位「幾啱傾」的朋友。不久後,這位朋友開始叫她在網上購買虛擬貨幣,幾個月便賺了過萬元。
其後,阿晴開始向財務公司、教會的弟兄姊妹用其他原因借錢。原來,她的虛擬貨幣戶口突然被凍結,網站指她需要存入一筆指定數目才能將戶口解凍。
教會有弟兄姊妹借了錢給她,大家在細問詳情下發現可疑之處,告訴她極可能被騙了。此時,阿晴已背負了高達約30萬元債項。
阿晴的教會牧者介入,形容阿晴當時就似「信了邪教」一樣,很相信那位網上朋友的說話、不相信自己被騙,牧者和弟兄姊妹花了很多唇舌跟她談,她才知道自己中了騙案。
最後,教會的弟兄姊妹與阿晴一起面對事件,又找來阿晴的家人傾談。阿晴分享自己在單親家庭下成長的壓力、覺得孤單,希望尋找可信任的人聊天,豈料信錯了人。教會的人與阿晴一起積極面對,沒有向她追債,反而與她同行。最終阿晴決定暫時停學,打工還錢,負上該負的責任。而她的家人也因這次事件主動接觸教會,一同關心阿晴。
▍ Shan:網上搵快錢 借數萬元入貨
另一位22歲女生Shan(化名),近月同樣在網上認識了一位比她年長的「姐姐」。該女子跟她分享搵快錢的方法,就是在網上購物後於一個平台轉手出售,不久後,她成功賺了一些金錢。
之後,她向財務公司借了數萬元去網上購物,打算再用同樣方法賺錢,其後發現被騙。幸好她損失的金錢不算太多,之後她就沒有再跟那位女子聯絡。
▍ 疫情後關係較疏離 易墮網上交友陷阱
近月處理過數宗會眾遭遇網上騙案的一位牧者周傳道(化名)表示,其接觸的受騙青少年都有相似背景:在破碎家庭成長渴望受到關心、為人較單純。
周傳道認為,過去兩三年疫情期間,人與人之間關係比較疏離,他們便轉到網上結交朋友。可是他們不太懂分辨網絡上關係的真假,易墮陷阱。
他指年輕人較少主動分享被騙經驗和財務事宜,往往等到「爆煲」才知道,但他認為同行者仍可多留意年輕人會否突然出手闊綽、分享自己很容易賺到錢,並關心他們的金錢來源。教會的弟兄姊妹也可提高警覺,如有人向他們借錢,不應立即答應。
文: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