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地墳場遊 生與死的頓悟

說起跑馬地,除了賽馬,你會否想過可以到那邊去一趟秋遊,欣賞墳場的風景,紀念為香港付出的先賢、默想生命的價值?

早前,小編參加了Breathing Room舉辦的跑馬地深度遊。黃泥涌道沿路有不同宗教的墳場,從養和醫院向前走,逐一看到祅教(拜火教)、基督教、天主教及回教的墳場。帶領導賞的Breathing Room負責人Alvin指出,基督教墳場現時由政府管理,其餘三個墳場均由各個宗教的機構自行管理。

▍ 精緻的歐洲花園式墳場

香港有不少十九世紀基督教傳教士的家屬、當時的華人精英,都安葬於跑馬地的香港墳場,那是香港首個基督教墳場,1845年正式啟用,墳地早已飽和。

一踏進基督教的墳場,感受到的不是「陰森恐怖」的氣氛,卻比較像在遊覽歐式花園。首次到訪的一位團友說,「猜不到這裡這麼美,自己無緣無故根本不會來這裡」。的確,這裡與其他的香港墳場不太一樣,因為埋葬的多是逝世已久的外國人,只有少數華人。建築設計亦見精緻,例如有公園的長椅和庭園式噴泉(現已沒有噴水)。

Alvin帶領我們仔細看不同墓碑的風格。他指當時一般墓碑是採用大理石為原料,不少已被風化,甚至看不清墓碑上的刻字。有些身家較顯赫的人士,墓碑則用不同的材料製成,甚至會有特別雕刻。墳場也埋藏了一些至今為人熟知的人,例如第一代香港歐亞混血兒、企業家何東,華人基督徒醫生何啟,革命英雄楊衢雲的無字墓碑等。

▍ 修會主理神父修女的殯葬及紀念

之後,我們到訪了旁邊的天主教墳場。墳場由天主教香港教區管理,因這裡埋葬與紀念的先賢相對較近年逝世,至現時碑牆上仍有空間,現時這裡仍不時有人前來紀念,氣氛明顯與基督教不同。

較特別的,是那裡有一幅神父牆,不同的年代來港的外籍神父,以及本地神父均在此被紀念,較著名的包括:曾任吉林宗座代牧區助理宗座代牧及巴黎外方傳教會總會長的惠化民主教、明之剛神父等等。

Alvin說,因天主教的神父及修女不結婚,故此這裡不少都是由修會設立來紀念神父及修女的區域,例如喇沙會、慈幼會、嘉諾撒仁愛女修會等等。除了基督教,天主教的團體亦對本港辦學貢獻良多,Alvin說很多來自外地的神職人員遠赴香港,終生委身於此。

最後,我們走到不同修會主理的區域,看見不少的墓前都整齊地擺放著鮮花。天主教諸靈節剛剛過去,不少修會當日均有派人在神父及修女墓前擺放鮮花。Alvin表示,有些修會學校更會定期派學生前來紀念和獻花。

「在香港人缺乏的時候,他們就犧牲自己去付出,令人感動。他們最後葬身於此,就是因為他們重視這個地方。」

秋天,到訪一趟墳場後,願你尋著生存的勇氣、為所愛之地付出的精神。

文:IC

Previous
Previous

菲教會抗議兒童性販賣 印度石礦奴工逃難後成人權領䄂

Next
Next

有個樣同把聲就扮到你?DEEPFAKE技術扮親友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