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道 The Voice

View Original

藉社會學概念反思基督徒靈性

有沒有試過,好想行某條路跟隨神,卻被祂勸退?或者走著走著,才發現不知何時迷了路。香港學園傳道會(學傳)最近做了個調查,發現香港沒有宗教的朋友有興趣了解「人生意義」甚於「宗教信仰」,研究同工陳保焜Paul更希望,報告借用的某些社會學概念,可以啟發基督徒反思自己的信仰生命。這些概念嘗試解釋某些現象,比如是「以自己為中心」的信仰,或者有興趣了解「靈性」是指甚麼。雖然研究對象是美國青年人,但細察異地的現象,回到香港,他認為也有新的洞見。

▍ 上帝唔開路,就係我問題?

身為認真追求信仰成長的基督徒,學習「辨認上帝心意」是無可避免的。Paul卻指出,我們必須承認這個過程是「含糊」的,有時以為合神心意,做落去才發現只是自作多情,有時不順利,卻未必不是上帝想我們做的事。

Paul認為,如果執住某個標準,例如「上帝開唔開路」,判定「合不合乎上帝心意」,那其實只是某種「成功神學」。雖然信仰歷程中難免作如是想,但成熟的信徒也會逐漸明白並不能如此掌握上帝心意。

▍ 追求靈命成長但堂會生活滿足唔到

與此同時,教會也有群人追求靈命成長,卻不能在堂會的生活滿足這份需要,令他們有許多疑竇與情緒,於是到不同群體尋索。Paul不同意追求「靈命成長」甚至「屬靈經驗」就是「少著重群體」;相反,他也不想標籤強調制度、框架的人是「靈性僵化」,基督教本來就是制度與關係、教義與靈命互為表裏。他認為最重要的是,當教內朋友提出質疑,他們能否先理解多點,陪伴產生疑問的人走這段可能很長都沒有答案的歷程?想離開信仰的人,「早就離開咗,仲問咩問題」,Paul直截了當地說,提問的人,其實都很認真地尋索信仰。

質疑信仰的基督徒,固然對信仰很認真,其實別的宗教教徒,也可以很有興趣認識基督教。有次Paul在港大遇到一個出家的佛教男士,傾談得很愉快。最後,這位男子不但願意讓Paul為他祈禱,更覺得禱告「很有力量」,Paul笑言連自己也不覺得如此。面對「外人」追求的靈性深度,身為基督徒又有沒有健全的靈性,與別人共鳴? Paul如此提問。

▍ 概念是為了解釋現象,正如制度為人而設

雖然Paul的調查借用了美國社會學研究歸納的概念,但他多次澄清這些概念「高度概括」了更為複雜的現象,不宜視為某類人的特徵。例如有學者提出「道德治療性自然神論」(moralistic therapeutic deism, MTD),認為愈來愈多美國青少年當上帝是「輔助人追求個人幸福」,是類似黃大仙的神明,但Paul點出,認同宗教導人向善(M),是心靈慰藉(T),不一定信有神存在(D),有事求神(D)保祐(T),不一定平日求神指引如何做更好的人(M),MTD之間沒有必然的邏輯關係。另一個概念「靈性非信仰」(spiritual but not religious, SBNR),雖然的確有美國青少年如此自稱,他們卻深受新紀元運動影響,才在各宗教挑選合心水的元素,拼湊成自己的「靈性」。他認為新紀元在香港不流行,如何使用「靈性非信仰」的概念,需要三思。

可是,學者提出這些概念,都是看到社會某些現象。或許概念無法窮盡現象,但他們所見的現象,會否開我們的眼界,用嶄新的角度看香港?於是Paul仍然提及這些概念,提醒它們有限制,同時看見MTD可以幫信徒思考如何避免「以自己為中心」,努力「以上帝為中心」,而SBNR更可以導引我們跟追求「靈性」的朋友對話。「制度是為人而設,而不是人為了制度而生。同理,社會學概念是為了解釋現象,而不是現象要遷就概念框架而化約自身。」

文: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