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道 The Voice

View Original

點解人類講左環保咁耐,咁多年都無咩改變?

環保議題已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即使是生態神學,也有近70年的發展歷史,但為何人類的生活習慣卻沒因這些倡議帶來全面性的改變?

日前網台節目《神學姨媽根》邀請中國神學研究院院長黃國維,以及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客席助理教授陳家富大談生態神學,指出用神學要改變人的行為,先要從心性(spirituality)和日常實踐的改變做起,如減少消費中的碳排放,陳家富對黃國維笑言建議:「考慮中神一星期不開冷氣」。

陳家富首先定義生態神學的框架。他認為現時生態神學談論的傳統,是由於對生態危機的察覺意識開始,可追溯至1950年代。及後Lynn White 1967年發表的文章*1,雖不是最早談論生態神學,但卻迫使後來的神學家當發展生態神學時,不得不回應他針對基督教的論述。

然後他闡釋造生態神學的兩種角度:首先檢視基督教傳統有何對生態產生負面的影響;其次,建立基督教對生態的論述。是一個先拆毀,後建立的過程(deconstruct-construct)。

▍ 習慣能使我們以思想改變行為

黃國維回應,新舊約的文本中,對生態的關注並非其首要關注,而今天的生態神學,是面對環境問題後,從聖經資源思考,正如其他倫理和神學問題一樣。

然後他從倫理學方法論出發,指出當處境發生問題,繼而思考如何解決,最後實踐出來。但是在他多年的觀察中,知而不行卻是常常出現。例如環保問題早三十年在香港已有神學討論,但為何現在卻沒有什麼大改變?

因此不單思想影響行為,行為影響處境(思想—行為—處境),他觀察到,事實上處境卻決定了行為,而行為塑造了思想(處境—行為—思想)——我們出生並身處在各式各樣的文化中,如市場經濟、消費主義。這些處境使我們慣於怎樣生活,習慣使我們能從思想改變行為。

▍ 蘋果是上帝的創造

陳家富回應,信徒即使在頭腦上了解了一些神學思想,但仍會回到市場經濟和消費主義的生活中,兩者把一個人「扯開晒」。他借用大公教會的靈性(spirituality)傳統,有一次他和一名神父出席公開講座,神父分享的時候,拿出一個蘋果,說:「我們經常看蘋果是一個消費品,但其實這是一個上帝的創造。我們有否欣賞它的美,聞它的味道? 」事實上,當我們去到超級市場,看到蘋果已是一個消費品。

陳家富認為這個脈落可擴充到,整個上帝的創造被置於消費主義下的問題。在消費主義之下,我們不再是伊甸園中的亞當,而是消費市場上的機器,如此的人不能討論生態。 因此,我們要改變我們的心性(spirituality),改變我們看事物的方式,才可以欣賞上帝那如同禮物一樣的創造,以及當中的美。

(*1 按:美國歷史學家Lynn White於1967年的文章〈生態危機的歷史根源〉(中譯)指「人們如何對待生態環境,取決於他們如何看待自己與周圍事物的關係」,而人類的生態學深受宗教影響。他指控基督教的創造觀,上帝所計劃的創造,只為了服務人類的利益和統治,除此以外,「物質創造中的任何物品都沒有任何目的」,人的價值凌駕於萬物之上。)

文:J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