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道 The Voice

View Original

教會圖書館正面對甚麼情況?

最近,香港公共圖書館不少書籍被下架,多了人關心本港的閱讀空間。其實現時部份教會也設有自己的圖書館,但稍有規模的只屬少數。在這樣的氣氛下,他們又正面對甚麼情況?他們對基督徒近年的閱讀習慣有何觀察,又怎樣推廣閱讀?

荃灣基督中心堂圖書館管理員家慧表示,近年信徒借書意欲變化不大,每月約有20幾人借書,主要是該堂開設的神學院學生。她亦留意到,釋經、基督教倫理等書籍較受歡迎,而在社運和疫情後,多了人借閱期刊類的讀物,如《Breakazine》、《時代論壇》、《校園》、《傳書》等,因這類出版傾向貼近社會情況。

觀潮浸信會圖書館在疫情後,人流也開始回復,負責人黎偉恒牧師指,每個月約有800人次使用,包括不少神學生和牧者,而且主要都不是該會會友。外借的書主要為查經和釋經書,其次是生命成長、心靈健康和靈修書。現時,他們會按基督徒需要入書,而添置靈修書等較實用的書籍。他指,教會圖書館並不是有系統和大規模地管理,很多時是憑經驗和牧養需要入書。

▍ 圖書館為信徒提供廣泛資源

荃灣基督中心堂主任陳麗霞牧師指,教會圖書館的存在是為了回應弟兄姊妹靈命的需要,也是言說神的道,不會因時代更替而變化。同時,他們會配合牧養方針,為信徒提供廣泛資源,承傳前人的信心和屬靈追求。「沒有書,就失去這些精彩的價值,社會一動盪,(信徒)就站不住腳。」

黎偉恒表示,圖書館的角色一向是比較被動,待人來閱讀;若進取一點,可舉辦作者座談會,為不懂選書的弟兄姊妹推介書籍,並配合教會培訓課程和事工。未來,他也有意跟本地出版社合作,提供場地辦書籍分享會,因他知道本地基督教書業在疫情後不容易。

▍ 抽出爭議書籍讓人自行分辨

近期公共圖書館出現大量書籍下架的情況,教會圖書館又有否出現過爭議呢?陳麗霞提到,曾有使用圖書館的神學生表示,不能接受館內有某位牧者的書,因其所屬教會不認同該牧者的神學觀點。教會事後向總牧師查詢,決定將那些爭議的書籍從原來類別抽出來,擺放在圖書館的另一處,讓人自行辨別和留意。「我們不會因為個別的人認為圖書館應有甚麼書,而決定圖書館應否有甚麼書。」

觀潮浸信會圖書館架上的書籍則未曾起過爭議,不過,黎偉恒談到漂書的書出現過爭議。他指漂書角雖有注明要求,但教會並不會有人長期檢查贈書,而會讓人自由地放在那裡,曾有信徒發現館內漂書角上有反基督教的書籍,最後他們將書送走。

文:K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