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道 The Voice

View Original

通識科壽終正寢 學生:應珍惜批判性思考

今日考完最後一屆的DSE通識科,上個帖文有前通識科老師分享感受,那讀過通識科的同學眼見這科消失,又會有甚麼看法?

▍  首屆DSE考生:深刻堂上互動教學

首屆DSE考生Kaka指其學校初中已推通識科,所以通識當時對他們來說並非新事,惟高中的課程更有架構,不再由自己學校老師制定。她表示,同學對通識科又愛又恨,「愛」是因為課堂較為有趣,課上會觀看新聞片段,又有不同課堂活動;「恨」則因為考試相對困難,溫習時不知從何入手。

Kaka也提到,通識科令她更留意身邊以至世界各地發生的事情,因為每件事都可成為考試的素材,而且通識讓人建立批判思維,去思考不同事物的正反兩面。她指很多認為應該取消通識科的論調,是指該科令學生不喜歡「偉大的祖國」,但她記得,雖然通識科的確會講及國家做得不好的地方,但同時也會講國家的進步和經歷,資訊是全面的。

回想過去的課堂,Kaka笑言已經不太記得書本上的知識,但令她印象深刻的是,老師設計不同活動,例如將課本題目變成遊戲,與同學一同搶答,又會在班上進行辯論,互動性高。她也表示,通識科的教法十分多元,科目是否有趣十分視乎老師。

對於通識科要取消,她會覺得可惜,認為應珍惜每個人的批判性思考,若只是接受填鴨式教育、所有東西照單全收,人會有所缺欠。她也不禁問:「忌諱大家獨立思考,是否要用這種方式令大家不能接觸某些資訊?」

▍  2016 DSEer:批判性思考訓練減少

在2016年考DSE的Joyce本身就喜歡看新聞,所以覺得通識科很「好玩」,覺得通識是給她一些概念去理解世界所發生的事,或觀察到一些新聞未必有表述的事。她表示,若同學在大學不是修讀人文學科,便會錯失了某些通識科教授、值得學習的知識。

她表示,通識科相比其他主科有趣、空間較大,不過她也坦言通識考試令她感煩厭,因為答題的表達方式在日常生活正常不會出現,但她形容高中那三年已被操練到「反射動作」般回應某些題型,這科始終都是「很應試」。

談到通識科比較深刻的功課,不得不提獨立專題探究(IES),Joyce認為那是一份比較貼近大學形式的功課,可以自己選定自己有興趣的題目,用一年時間去發挖那個範疇,尋找參考書、做訪問、設計問卷等,是一個不錯的機會認真探討社會性話題。

她也提到,失去通識科會令對學生批判性思考的訓練被削弱,而通識的批判性思考不只是批評,而是從不同持份者和不同角度(「政、經、社、文、環」)去看一件事,不會絕對地將事情看為「好」或「壞」,而是思考當中有否邏輯謬誤。

文:K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