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落花》呈現寄養家庭跟孩子關係短暫
在昨晚(16日)舉行的「第4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鄭秀文憑電影《#流水落花》獲得最佳女主角。浸大電影學院助理教授劉慧嬋博士(Dorothy)在今日的D100《恩典時刻.週一文化局》中分析《流水落花》中水的意象,以及導演平淡處理的手法和所帶來的效果。
《流水落花》以寄養家庭為題材,記敘一對夫婦「天美姨姨」(鄭秀文飾)、「彬叔叔」(陸駿光飾)在13年間,照顧7個寄養兒童的故事。Dorothy指這類題材在香港電影中較少見,而故事寫實地呈現寄養家庭要照顧孩子不容易,不止照顧起居飲食,更需要關心和建立密切關係。
Dorothy提到,《流水落花》擅長用意象講故事,如戲名中的水和花均是一瞬即逝的事物,象徵寄養家庭跟孩子的關係短暫,帶出人與人之間的相遇都是緣份,如故事中所描述,天美姨姨和彬叔叔只是孩子「人生的中途站」。因此,戲中大量鏡頭都是跟水有關,例如河、雨水、夏日的汗等。故事中主角所住的地方偏離巿區,Dorothy指戲中經常出現陽光、橋、流水、花的鏡頭,營造浪漫氣氛。
戲中除了運用意象,Dorothy認為導演表達都較為淡然,而非用激動的情緒說故事。當中運用不少空鏡、跳接(jump cut),她指這種空洞能製造留白效果。導演亦以黑鏡的特別手法,去表達每個兒童的寄養時段完結。雖然這不是主流劇手法且略為突兀,但Dorothy解釋這是導演刻意設計,比喻寄養家庭與孩子的關係就是中斷得如此突然,當社署安排孩子離開就要離開。
故事中段,彬叔叔有外遇,天美跟丈夫對質。Dorothy表示,那是可以加入很多戲劇性情節,惟導演淡然處理;整套電影幾乎沒有戲劇性場面,甚至沒有交代他們透過甚麼化解衝突。及至戲末,天美淡然地在醫院病床上離世,也沒有呼天搶地和煽情對白。
Dorothy也提到,電影故事和人物處理上可見導演心思。在故事結尾,天美患病躺在醫院的病床上,丈夫提著裝滿冰的保溫壺,為她準備雪糕溝汽水,那就是他們兩夫妻在故事初就會分享的食物。而當天美過身後,杉叔叔養了一隻狗,正是呼應天美提出成為寄養家庭時,他反建議養狗而不做寄養。
文:K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