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長者難復常

隨著各項防疫措施取消,大家的生活彷彿「復常」,但事實又是否如此?對於一班長者來說,這幾年的經歷對他們造成很大影響,在各方面都難以回到過去的日子。

復活節前夕,小編隨循道衛理聯合教會沙田堂會友葉灼玲(陳太)探望長者,該堂位處超過40年歷史的新田圍邨,住在那裡的主要為長者。當日探望89歲的譚伯也是獨居在那裡。

疫情的時候,沙田堂暫停探訪,但弟兄姊妹仍協助長者買餸。陳太提到,教會義工有次去送餸給譚伯,卻聯絡他不果,但家中傳出其電話響聲。義工知道他沒有外出,推開沒有鎖上的木門,得知譚伯染疫,當時發高燒、全身乏力、不能起床聽電話,嘗試起來時卻不慎跌倒。教會義工立即通知樓下管理處開鐵閘鎖,搭的士送譚伯到診所看病,因為他不想入院,擔心被送到去方艙。

▍ 疫後長者身體轉差減少外出

探訪當天,譚伯精神不俗,惟需戴上厚厚的腰封,且不能久坐,因他在最近三個月跌倒了兩次。他分享,自己上年三月中了新冠肺炎,康復後都沙聲了很久,現在仍有後遺症,雙腿易累又無力,每天早上流鼻水。因著體能轉差,譚伯坦言,不敢再到樓下球場、公園走走,生怕再跌倒,亦因此少了探望住在老人院的太太,平日靠隔離鄰舍幫忙買餸。

陳太指,疫情時社區中心和教會活動暫停,絕大部份長者都不會出外,連覆診也不敢出門,教會義工便代為取藥。現在社會彷彿回復正常,但她提到「長者回復社區生活,相對一般人慢,仍然有些人盡量不外出,因仍然擔心疫情。」陳太提到,有部份長者染疫後,身體都大不如前,例如會斷片、體能不佳等;有些自我照顧能力減弱而選擇回鄉養老;亦有少數在疫病中離世。

雖然有街坊離開,但陳太留意他們現在仍會聯絡、通知有甚麼活動,戴口罩到社區中心聽歌,以及參與教會一個月兩次的團契。她亦見到,出席聚會的長者都十分開心,畢竟在家困了很久。有婆婆跟她分享,覺得跨越了一個難關,感謝教會義工幫助。她回望過往,感恩神保護義工,好讓他們可以跟長者同行。

▍ 常進出醫院 需人幫忙解釋信件

「老人家年紀較大,經過這一疫對他們是大衝擊,當中幾個疫情下進進出出醫院,雖感謝主他們康復了,但身體差了,現需入住老人院。」譚伯都不例外,他家中的日曆有他和陳太的字跡,主要是記下他密密麻麻的覆診時間,有心臟科、腦神經科、新冠覆診⋯⋯當日陳太為譚伯整理覆診的資料時,發覺他不清楚的地方,便協助致電醫院查詢。

兩位沙田堂堂校的中四學生那天亦有跟隨陳太探訪。她們過往都覺得長者的生活休悠,閒時到公園走走、坐坐、聊聊天,沒想到他們其實也要面對很大壓力,例如照顧有特殊需要的家人,或經常出入醫院。

其中一位學生楊海晴事後表示,見到長者的需要——看不明信件,尤其英文的醫院信。她認為,學生可幫忙翻譯或向醫院查詢。另一位初次探訪長者的學生黃汶珊表示:「知道老人家是多病痛,但沒有想過他們的覆診時間排得這麼密」,而老人家記性不好,需要義工幫忙記下覆診日子。楊海晴表示,日後也會關心家中和教會中的長者。

文:KOC

Previous
Previous

收生不足面臨殺校危機 校友同家長點睇錦江小學?

Next
Next

被指顛覆國家政權 許志永與丁家喜判囚14及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