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基督宗教建築遊蹤

澳門在三月起全面放寬防疫措施,不少香港人週末會去澳門快閃旅遊,你又會否花半天時間遊覽當地的基督宗教歷史建築,了解那裡的教會歷史?小編整理了四個景點的資料,供大家參考:

▍ 第一站:基督教墳場

澳門基督教墳場位於白鴿巢公園,首位來華傳教士馬禮遜的墳墓就在這裡。墳場的旁邊有一座馬禮遜小教堂,為澳門第一座基督教傳道所。教堂在1922年重修,建築風格為仿羅馬風(Romanesque)。

馬禮遜在1807年抵達澳門,為了取得居留權,到英國東印度公司工作。1821年他的妻子因病去世,便請東印度公司向澳葡政府申請墳場,並開闢了基督教墳場,更是澳門首個基督新教墳場。馬禮遜後來因體弱而且工作繁忙,最終在1834年8月1日病逝,終年52歲。

基督教墳場自1857年就禁止埋葬任何死者。墓園現時共葬了165人,主要為來華的英國商人、鴉片戰爭中在華身亡的英國將領及基督教傳教士等。

開放時間:08:30-17:30

▍ 第二站:大三巴

隨著1575年天主教在澳門設立主教轄區,當地的傳教士和神父也日漸增加,初期的簡陋建築已不能滿足使用需要,在那時候澳門增建不少規模龐大的宗教建築,其中包括1594年建成的耶穌會聖保祿學院與教堂,聖保祿學院專門培訓傳教士,當中包括教室、診所、觀象台、藥房、圖書館等。

澳門著名地標大三巴是聖保祿教堂的殘壁。教堂和修院在1798年成為了葡國王子騎兵團的駐紥營地,1835年因軍地存入大量柴薪,致教堂和修院被燒燬,僅剩下教堂的正面前壁、大部份地基以及教堂前的石階。教堂後部遺址於1837至1854年被用作埋葬教士的墓地。1602年開始修建,成為今天所見的「大三巴牌坊」,並在1996年設立博物館。

開放時間:09:00-18:00(大三巴遺址及天主教藝術博物館和墓室;後者逢星期二14:00之後休館)

▍ 第三站:玫瑰堂

澳門玫瑰堂,因供奉玫瑰聖母而命名。玫瑰堂1587年由聖多明我會(道明會)創建時用木板搭建,故又名板樟堂。及後1721年重建,1828年教堂大修,由一名西班牙神父參與工程建設,所以建築的裝飾圖案是模仿古老的西班牙風格。

教堂因木結構一度曾遭白蟻嚴重侵蝕而停止開放,1996年,澳葡政府全面修葺教堂,並將受颱風破壞的教堂附屬鐘樓改建為「聖物寶庫」,收藏了300多件澳門天主教的文物。

自1929年,玫瑰堂在每年的5月13日舉行「花地瑪聖母聖像巡遊」,從玫瑰堂出發到主教山上的聖母小教堂,並在那裡舉行露天彌撒。巡遊隊伍前頭由身穿素白的婦女們抬著聖母像,跟隨的信徒沿途唱詩、唸禱文。

開放時間:10:00 - 18:00

▍ 第四站:聖若瑟修院聖堂

規模僅次於大三巴的聖若瑟修院聖堂,又被稱為「三巴仔」。該堂在1758年落成,由耶穌會士所建,為培養進入中國內地的傳教士。16世紀初,馬丁路德推動宗教改革,促成基督新教,衝擊了天主教會。1543年成立的耶穌會,以「愈顯主榮」為格言,探索宗教建築「華麗化」,藉此吸引信眾。而耶穌會正採用華麗的巴洛克風格來建造聖若瑟修院聖堂。

聖若瑟修院聖堂經歷多次修繕。1903年教堂內部重建,用哥德式風格取代了巴洛克式的祭壇。1995年,教堂穹頂和圓拱嚴重破損,關閉了4年進行維修和鞏固,拆除原本由磚砌成的穹頂,新建四支結構柱,改用鋼筋混凝土建造穹頂和支撐拱,同時保留原貌設計。

開放時間:10:00 - 17:00(聖堂);修院不對外開放

文:KOC

Previous
Previous

棕枝主日巡遊 警設國安條款

Next
Next

啟言(MO)代禱信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