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道 The Voice

View Original

好青年荼毒室鹽叔外遇 關唔關其他人事?

哲學普及團體「好青年荼毒室」成員「鹽叔」楊俊賢早前在群組向會員道歉,隱瞞已婚並與在荼毒室活動中認識的女子交往,將停止於荼毒室的所有活動。荼毒室週日(26日)發聲明,對鹽叔利用了公眾人物的身份和室友的信任欺騙感情,「作為多年合作的夥伴和朋友,我們不能接受。」

事件曝光後不少「室友」留言,有人認為鹽叔的私人感情問題不應影響荼毒室發展,而鹽叔只需要向當事人交代,不需就此事面對公眾,也沒必要「被不相關的人公審」。亦有留言指「讀哲學的人不是聖人」,不要太苛刻地要求他們。此外,亦有指網民常站在道德高地指責別人,就如想用石頭掟死婦人的法利賽人一樣。

小編和一位中大哲學系畢業生「生命佬」(化名)談過,他不認同「私事不需要公開討論」的觀點,因為鹽叔作為公眾人物,站在能夠影響別人的位置,應該要受到監察;當公眾人物私德有問題時,難免會令人質疑其人格,以至應否繼續站在這位置上。

他憶述在校時老師的教導,強調哲學在生命中的實踐,告訴學生不要以為讀了很多書就認識哲學,重點是有沒有運用這些哲學理論,建立自己的觀點,然後基於這些觀點作抉擇和實踐。他認為鹽叔在此事上明顯沒有,形象由「哲學普及工作者」變成「說書匠」、「知識販子」,這是他對鹽叔失望的原因,「你讀幾多哲學都好,但你無實踐到哲學,都係枉讀。」

生命佬認為,討論這事不等於向鹽叔「掟石頭」將他置諸死地,而是應借此機會作有益的討論,將事件視為公共討論的教材,提升社會的倫理反省,而現時很多人都混淆了討論此事等同攻擊或傷害鹽叔和荼毒室,並不合理。

本身是基督徒的生命佬認為,公眾討論不宜用基督教的倫理標準,他亦不會對鹽叔作道德批判,但哲學與基督教有類似的地方,就是都有引導生命的作用,很多人想從哲學家或教牧身上得到意見或指引,而一旦說話者的人格不可信,也會影響到其話語的可信性。

文:L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