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道 The Voice

View Original

「生與死:音樂 x 對談」:以音樂盛載離別的傷痛

哀慟的情緒,有時的確難以用言語表達,但卻需要有個喘息的空間,將內心的情感釋放出來。香港浸會大學校牧處在日前舉辦的「善別有愛,不用怕」中,包括了一場「生與死:音樂 x 對談」交流活動,邀請了身為校友的音樂人鄧卓敏(Penelope),用歌聲分享她的作品〈#致阿武〉和〈#再〉,亦有室樂組合 #海島小輪 演奏以海葬為主題的組曲〈The Deep End #往深〉,透過音樂來表達面對生死善別之情感。

▍ 用作品說話:音樂助表達哀慟的情感

據Penelope分享,〈致阿武〉是她與一位喪禮樂師在疫情下構思出來。她感到人們有時未必容易察覺內心的情緒,所以要透過音樂來表達情感,而另一首〈再〉則是她兩年前為一次與朋友離別的故事而寫的作品。

「海島小輪」是新派室樂組合。樂團的Arnold說辦喪禮通常很匆忙,連哀傷的時間也沒有,因此他認為,對先人的懷念很多時都是透過日常生活中勾起的相關回憶。他指在疫情前有朋友離世並以海葬的儀式告別,恰巧團隊名稱亦與船有關,因此便開始創作以海葬為主題的組曲〈The Deep End 往深〉。

Arnold介紹其中一首樂章〈#在所難免〉,講述當知道至親的生命走到終結時,需要一段時間接受,當中亦難免忐忑不安,直到有一刻知道是避免不了的,並學習與死亡相處。因此,他形容曲中用了好像在跳舞、然後再say goodbye的感覺去表達。而另一首由大提琴手Tim創作的〈#盛放有時〉,則用花朵來寓意逝者生前燦爛過的回憶。

▍ 站在不同角度看「善別」

「生有時,死有時⋯⋯」我們不能預計死亡,也逃避不了。浸大校牧處同工大So與Penelope和Arnold以對談形式交流「#善別」的主題,從不同角度分享音樂與喪禮實務之間的關係。Arnold坦言,離別對他而言定義很闊,除了死亡之外,還可以指親友移居遠方生活,而離別的確需要時間梳理,加上每個人面對離別的創傷程度皆不同,因此他覺得音樂是助人表達及嘗試撫平傷痛的載體。Penelope說她曾為喪禮彈奏,形容是「與在場的人一起經歷和感受當中的事」。對於善別,她認為由於人需要時間整理內心的傷感,而透過在場的儀式,能讓身體和五官感受當下,也是梳理情感的方法。

大So提到,兩人在聚會中以歌聲及純音樂作為對生死的表達,這種禮儀又能在善別中擔當怎樣的角色?Arnold表示,辦喪禮的過程有時會承受頗大壓力,因覺得這是對先人作最後的事,怕預備得不夠好,於是直到事情完結,才感受到情緒的湧現及有空間整理思緒。Penelope則認為,她身為參與者,透過儀式有助了解離去的親友,而儀式中的音樂亦能助她表達情感,是站在不同位置表達愛的方式。

Arnold補充,每個逝者總有其獨特的地方,因此若可以在懷念的儀式中加點創意,或許有助減少傷痛,他因此認為不應限制於行禮如儀的道別方式,只要基於對先人的懷念和愛,不妨持開放態度,容許及欣賞不同的元素呈現。同時作為協辦單位兼展覽設計師的Penelope表示,這幾年我們都習慣隔著螢幕接收資訊,但她覺得印出來的相片有無法取代的質感,可以讓人直視本來覺得忌諱的事情。

文:MM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