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道 The Voice

View Original

自籌薪金制度討論

自籌薪金,顧名思義是一種需要靠自己向支持者籌集資金才能獲得薪金的途徑。這個制度在部份基督教機構仍有實施,文字創作者 洪麗芳 - Charis Hung 近日在FB和IG重po她於一年多前在Patreon發表的文章,引起不少人就該議題熱議。

▍ Charis Hung:對自籌薪金反感

Charis的文章指,她第一次聽到自籌薪金是大學的時候,有隔籬團契的姊妹到需要自籌薪金的基督教機構任職,並需要籌得一定款項才能入職,這制度令她非常反感,認為機構是「吃人的惡魔」。最令她感到諷刺的,就是這些都是基督教機構。

她更表示絕對不會奉獻給該姊妹,「不是因為不支持她,而是不支持其背後的制度。」然而,即使席間的朋友們都不支持自籌薪金,但各自的做法卻不一樣。她說,朋友雖然表示不支持這種制度,卻仍願意奉獻支持那位姊妹,而她卻認為奉獻也是令制度成功的原因之一,「你如果唔支持呢種制度,但又成為推動力,你就唔一致。」

有網友留言指同樣不接受自籌薪金的做法,有人則認為自籌薪金比要申請資助才有糧出的機構好;有網友認為自籌薪金不至於邪惡,但如機構要基層員工花時間於籌款上,會導致工作效率低落。有人則嘗試補充歷史來源,指早期世界宣教史上的「信心差會」,宣教士都是自籌薪金的,而現時不少基督教機構就採取這形式。

▍ 過來人:兼顧工作及籌款感困難

其實,除了宣教機構外,現時有些基督教音樂機構也以這制度運作。兩年前 Hypersonic Lab 的一個節目亦曾討論這個議題,邀得同心圓前同工和香港基督徒音樂事工協會(ACM)事工總監Ivan分享。前同工指,當時他不擅長分享異象,性格較內斂,而教會又是基層的弟兄姊妹較多,故籌款經常不達標。不過,機構也有設定「保險線」,讓同工即使籌不到目標數目也有一定工資,並且可以讓籌得較多的同工將奉獻轉交不足的同工。

他自言,要兼顧工作又要自行花時間見支持者籌款,當時感到有壓力,像在做正職之餘還要跑數,甚至試過因此睡不著覺,並懷疑自己信心不足。他指當時認識的同工普遍都有籌款不足的情況,但聽說現時機構資源多了,給籌款不足的人有更多支持。總結經驗,他認為接受自籌薪金制度的人需要很有決心和宣教使命,甚至要有「無錢都會繼續做的使命感」才可繼續下去。

曾經也要自籌薪金的Ivan認為,這制度的好處是可鍛練信心,自己會更小心用錢,弟兄姊妹也會更關心其事奉,但如對同工造成很大困難,是需要檢討和作出調整。他指ACM仍有自籌薪金的義務同工制度,但現時已沒有義務同工,現有同工都是由機構支薪。他指自籌薪金制度不一定適合所有人,每人都要思考自己是否適合這種事奉方式,而與機構的溝通和坦誠是重要的。

不知道你又怎樣看這個做法?

文:MM7、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