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道 The Voice

View Original

AI做功課衰在太完美?

這陣子有不少有關ChatGPT程式與AI的話題,教育界也不乏這些討論,其中一個就是學生可能找AI代做功課。最近在一個電台節目上,教育工作者Lydia和神學老師飲者就此作討論,提到老師應能察覺學生使用AI交功課,因太完美、沒有文法錯誤,並指老師暫不能被AI取締,是因老師的另一角色是與學生建立關係。可是,假若將來的AI工具能學習到情感表達,那又是否能夠取代人類呢?

▍ 老師不只知識傳遞者

Lydia談到,學生只要向AI程式提供題目、要求特定字數、語氣,它就能協助寫功課,而且能通過反剽竊系統。她指,過往有程式人員推出程式測試文章是否由AI所寫,因他們知道程式運作的原理;可是另一方面,其實使用者也可要求AI寫出不像AI寫的東西,從而破解測試程式。

AI幫忙做功課,也局限於某些科目。Lydia舉例指語文和理論相關科目,AI甚至可以答到完美,「但語文老師見完美文法的功課,就會覺得有問題,顯出不是學生自己做的。」她也提到ChatGPT的局限,就是不懂近兩年的新理論,加上問題有處境的話,都會較易答錯,而且有時可能會吸收了劣質的資料庫。

至於老師能被科技取代的討論其實早就出現,Lydia提到,隨著科技發展,曾有外行人指教書只是傳遞知識,討論以播放教學錄音來取代老師。她認為,現時老師仍不能被取代,因老師的功能不只是傳遞知識,而學生願意聆聽和吸收知識,也建基於與老師的關係和信任。

▍ 科技發展迅速 未經人類深思熟慮

及後,節目討論到AI能否學習人類的情感。Lydia指人們過往以為,AI只是涉及認知層面,但認知跟情感是不能完全切割。過往,人類以為AI不懂藝術、畫畫、作詩,以為這些是人類獨有,其實早前就有AI畫作勝出畫畫比賽,「難保有一天,會學懂人類的情感表達」。

飲者引述一句說話:「科學發展是遠超於社會科學的發展」,指出社會科學發展緩慢,用來處理、分析和解決人類生活的問題,科學和科技發展卻是一日千里,而那種突破是未經人類深思熟慮,並會造成衝擊。他舉例指,人類發明塑膠,覺得方便就大量使用,卻未考慮到塑膠對人類、地球和生態產生很大困擾,帶來沉重代價。

Lydia回應指,人類社會會否變得幸福,視乎人如何使用科技,並提醒當科技發展得愈快,就要更重視人文和社會科學,思考如何面對人類製造出來的科技,且要更著重人的部份。

節目為2月13日D100網台《恩典時刻.週一文化局》。

文:K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