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外判現象?

之前關於「外判福音營」嘅文章都引起不少人關注,我哋就透過IG story問大家,接唔接受到各種教會外判,都有三百幾人回應,雖然唔係嚴謹嘅調查,不過相信都有一定參考價值。

其實《低聲道》讀者對教會外判都唔算太抗拒,五個項目全部都係揀「接受到」嘅多過「接受唔到」,不過不同項目接受程度嘅差異都幾大,接受外判嘅項目由高至低依次為講道(75%)、帶敬拜(70%)、輔導(67%)、主日學(64%)、福音營(52%)。

曾經喺兩間機構服侍過,做過「外判商」而家做堂會傳道的 Chapman Fu 就覺得,結果似乎反映堂會事奉專門化嘅趨勢。佢認為,我哋普遍會覺得主日學、輔導、敬拜、講道,以至好多時會搵外來講員嘅佈道會,係需要一啲有特別恩賜、技巧、訓練嘅人負責,教會亦就這些服侍有相關事奉崗位。相反,搞camp喺一般堂會並非特別嘅崗位,一般弟兄姊妹都可以參與,佢就問:「所以愈專門的、唔係個個做到的,大家愈支持外判,而非專門的,大家就覺得唔能夠假手於人?」

Chapman再進一步問,如果由而家開始,有堂會設立「營會師」崗位專搞camp,而且做得愈來愈專,甚至神學院都開埋培訓課程,會唔會若干年後,大家都會覺得搞camp至要有少部份有恩賜同訓練嘅人先做得,或者覺得佢哋做會更好?

曾經做過教會的福音營、佈道會、影音製作等外判嘅紐約神學教育中心網絡媒體宣教副總監歐建樑 歐春麗 覺得,調查結果見到弟兄姊妹較接受外判嘅講道同帶敬拜,都係每個星期崇拜會用到、好功能性嘅項目,而其他項目對一般弟兄姊妹就相對無咁「埋身」,反映弟兄姊妹可能對教會講道同敬拜水平唔滿足,所以較接受甚至想藉外判提升質素。

春麗個人贊成適當外判,但如果教會只係畀錢解決問題,反而會令到教會凝聚力減低,亦會製造比較。佢強調返教會唔係只為「聽好嘢」,而係透過事奉去建立生命,最理想係用外判帶返起弟兄姊妹嘅動力。佢認為即使外判咗事工,弟兄姊妹都需要commit,透過同機構一齊傾同合作,喺做嘅過程中跟專業嘅人學習,下一次就可以試吓自己做,咁先至係健康。

文:LH

Previous
Previous

90後情侶用木工抗衡只追求效益的文化

Next
Next

邀請街坊書法家街頭寫揮春同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