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結婚的故事(上):初戀係我老公
又到農曆年尾,正是不少人選擇的結婚旺季。大家又認為幾歲才是「適婚年齡」?小編找到兩位同樣在24歲結婚的信徒,他們雖然因著不同理由而結婚,但背後的意義卻有點相通。
▍ 初戀就係我老公 中四拍拖、工作兩年結婚
首先要介紹的是卓靈的故事,她與丈夫的戀愛是可能不少人渴望的「初戀係我老公/老婆」。他們中四開始拍拖,到結婚時已經一起八年。他們覺得反正都在一起頗長時間了,也認為今年是合適的時間結婚。
「其實一直以來就有傾結婚,拍拖時男友很早就說以結婚為目標。」卓靈坦言,拍拖初期聽到對方這樣說,都覺得言之尚早。不過,隨著年日過去,她也認為跟男友「好夾」,不會再去想其他人,所以二人認真商討後決定在2022年結婚。
卓靈的丈夫目前就讀建道神學院,學院規定未婚者一星期要住在神學院五天,他們也會覺得這樣會令他們見面時間減少,有如LongD,但已婚學生可以「走宿」,一星期只須住兩天。這也促成他們決定結婚。
身邊人對他們24歲結婚有甚麼反應呢?卓靈指他們一直都有向家人提及此事,所以家人都大概知道他們將會結婚,也十分信任他們自己的決定。卓靈和丈夫返同一所教會,就找了教會牧者做了一年婚前輔導,過程中更認識各自的價值觀,牧者見到他們對彼此有一定了解,並經過認真思考,都沒有表示擔心。
▍ 無擔心婚後生活 反擔心防疫條例
在疫情下辦婚禮,卓靈承認感到很大壓力,因為政府今年一度限制婚禮人數為20人,她不想只有20人觀禮,「好似結咗都唔知做乜嘢」。直至4月底防疫政策稍為放寬,她才開始籌備7月舉行婚禮,在三月內處理所有事宜,令她壓力很大。
結婚要處理的最大現實問題是錢和住處。卓靈表示,她和丈夫開始工作就開始儲錢,每月合共儲起一萬元,兩年累積大約二十萬,足夠結婚開支。雖然酒席的部份訂金由母親代付,但她感恩收到的禮金完全足夠他們的支出。
在住屋方面,卓靈夫家住的是兩層的村屋,婚後她和丈夫住在下層,父母住樓上。不過,跟家翁家婆往得這麼近,會否出現「婆媳糾紛」?卓靈指丈夫父母十分友善,給予他們足夠空間,除了每星期吃一頓飯,就甚少到他們那層,奶奶更會每天為他們預備生果和湯水。雖然在佈置房子一事上,她跟奶奶曾有分歧,但她認為只是小事,並沒有表現不滿。
提到婚後生活,卓靈讚賞丈夫有承擔,身為幼稚園老師的她這陣子很忙碌,丈夫都主動分擔更多家務。雖然二人對清潔有不同標準,但都願意互相遷就和配合。她感到二人的關係親密了許多,因為見面時間多了,經常在家中傾偈,夫妻倆都喜歡音樂,閒時也會一同夾歌。
▍ 婚姻是承諾和宣告
「結婚對於我們基督徒來說,最大的不同是可以同住和有親密一點的接觸,更是承諾視對方為一生一世的對象,⋯⋯亦是向所有人宣告我已經close file了。」卓靈指這個承諾都推動大家更努力地付出。現今的世代,不少人認為婚前同居和性行為很平常,卓靈卻相信,結婚後才同住和有親密接觸是一種禮物,「經歷過婚前那種期待,婚後會更加珍惜」。
文:KOC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