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福音=迫人信教?

香港市民對基督教的觀感是怎樣呢?在網上平台都可見一斑。昨天,有中學生在 @nss.secrets 上投稿(原帖:#NSS221114G),指自己是信二代,很希望嫲嫲、公公、婆婆都信主,由小學開始就多次向家人傳福音,希望網民提供建議令家人信主。其後,帖文不少留言指投稿者迫人信耶穌、認為家人有宗教自由;也有些留言鼓勵投稿者不要放棄,禱告交託主,主會有其時間和計劃。

▍ 宗教是生死攸關還是個人喜好?

就著這件事,小編找來青少年牧者 @pastor_bensoncf 回應。Benson表示欣賞投稿者對家人信主的熱忱,但認為在一個坐擁11.1萬的公共平台上用簡短篇幅分享此話題,難以令未信者明白,容易造成誤解。他另提到,投稿者和批評者對宗教的理解不同,前者認為信仰是生死攸關的,後者則認為信教只是成為教會的club member,兩者根本不能「對嘴」。

神學老師雷競業牧師亦向小編表示,客觀來看不覺投稿者有迫人信主,網民之所以有這樣的反應,反映他們視宗教為個人選擇和喜好,不明白為何投稿者要說服他人信教,而他指投稿者可能視傳福音為救人。就此,雷競業認為大家需思考:「宗教信仰是否只是個人選擇?」另外,他也提到投稿者想同家人有一同信仰的想法並無不妥,但覺得這是個人的事,不建議在社交平台上發問。

▍ 應按對方關注和處境「翻譯」福音

Benson認為事件延伸反映「普遍信徒傳福音欠缺做神學的思維,即沒有將信仰翻譯給世界的人聽。」他指出,不少人認為傳福音只是搬出幾條金科玉律、對方同意然後決志,但他覺得需將福音翻譯成對方的關注,不能抽離對方的狀況。他想起美國神學家田立克在《The Irrelevance and Relevance of the Christian Message》,將信仰連繫世界,重新翻譯宗教術語,可見一種「不是對所有人搬同一套說法」的意識。

基督徒分享信仰時要留意甚麼?Benson提醒,需要聆聽和對話去進入對方的生命,思考福音對其的意義,而不是傳講一成不變的教條。他分享,曾在出隊時遇上一位無人無物的伯伯,在傾談過程中他沒有說很多屬靈字眼,而是告訴伯伯他需要朋友,福音翻譯出來就是「你不用再獨自一人,可以有一班人(教會)一齊」。他補充,當對方準備好信主,也需要再講述信仰基礎和福音對其生命的意義。

雷競業亦指出,傳福音不宜用威嚇(不信就落地獄)和欺哄(信耶穌就事事順利)的手法,會予人壞的印象。他另提到,信徒傳福音需要配合整體社會氣氛,和顧及人們的感受。他也提醒,講見證時要小心宣講的背景,並舉例曾有人在飛機失事意外後講見證,感謝主沒有讓他上飛機,予人幸災樂禍之感。「感恩是沒有問題,但見證在甚麼場景講,也要小心。」

文:KOC

Previous
Previous

邵家臻分享探望戴耀廷時的歷程

Next
Next

「香港市民對基督教觀感調查報告2021」調查結果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