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The Future參與者感想

早前的兩個帖文報道了「__ to the future青年會議」兩個講座內容,但除了戴頭盔的講座,當日也有市集展覽、海上青年培靈論壇、敬拜和其他講座。參加者對於活動整體有甚麼看法?小編邀請了四位年輕人分享:

▍ 活動多元如自助餐

「__ to the future青年會議」全部活動都有參加的阿雲(化名),覺得整個活動都很不錯。他表示,香港基督徒其實不易抽到很多時間,去發掘一些信仰相關活動,就算教會有提供的都可能比較單一。他形容當日的活動好像「一場盛宴」,笑言這個說法好像有點誇張,但指這至少是一個十分多元的「自助餐」,不論是詩歌敬拜,還是有趣的神學討論,都讓大家有機會品嚐不同東西。而且他認為在船上辦培靈會是非常有心思,因為航行期間就好像身處波濤洶湧的香港,確實令人暈船浪,頗有代入感。

▍ 船上聽道遠離繁囂更專心

KwokLong參與了最後一場「青年培靈論壇」,因認為那場的題目「教會就是你們⋯否則甚麼也不是」最吸引,而且時間最適合他。他很深刻的是,建道神學院神學系副教授陳韋安牧師分享指,香港未來雖會艱難,但信徒要儆醒和裝備自己,若一天教會倒下,各人沒有裝備的話,教會就會「散晒」。他也提到今次可以在船上聽信息,遠離喧鬧的城巿,彷彿與現實隔絕,認為在海中聽道更能安靜,比一般返教會更「爽」。不過,當天活動名為「青年會議」,他以為會有交談、跟牧者對話的時間,惟當天好像沒有這樣的環節。

▍  暈船浪+環境舒適=由頭瞓落尾

同樣有上船參加最後一場「青年培靈論壇」的薯仔(化名),不好意思地說:「我上到船基本上是瞓到落尾」,因為暈船浪和睡得不夠,加上環境太舒服,她醒來時,講員已在分享結語。她覺得在船上聽道的方式頗為特別,但信息分享的內容跟船關係不大,認為不一定在船上進行,反而能令人更專心。當初一心想去「青年培靈論壇」的薯仔,只聽了一會兒敬拜,逛了一圈巿集,感覺如坊間巿集,只是攤檔多了基督教元素。

▍  牧者分享血汗史像為自己打氣

Lily則聽了「午吹 : 又要威又要帶頭盔(牧者版)」的講座。她覺得,每位講者分享自己的「血汗史」,讓她知道自己不是孤單的一個。「其實返教會不只是開心,而是有個空間去承載『負皮』,之後再繼續同行和走下去,忍耐到底的,必見到主的尊榮。」她表示,今次的活動不單令其獲益良多,更好像為自己打氣,有更多力量與動力憑信而行。

文:KOC

Previous
Previous

dSE考生壓力調查:22.7%壓力水平「極高」

Next
Next

信徒戴頭盔:對於教會的未來,我們最想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