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筆由紀:基督教冷知識:福音營是怎樣來的?(下)

圖片來源:
(左)陳喜謙《在這些年間》(香港教會更新運動,2015),頁216。
(右)Pam and Mike Collier, ‘Looking Back through God's Telescope’,《野谷之友通訊》2022年4月。

上篇

▍ 福音營的元祖:野谷與FES

1972年某天,拔萃女書院英籍老師Mrs. Pam Collier和丈夫Mike在大嶼山行山時迷路,輾轉來到一個非常優美的海灘,他們就想到,如果能夠在這裡建立一個戶外活動基地,讓年輕人一面體驗大自然,一面認識上帝,那多麼美好!隨後,他們凝聚到十多位本地青年基督徒,向政府申請租用當日迷路所到的四白灣(在今日愉景灣東北),開辦野谷戶外活動中心,在原始郊野舉辦各類戶外歷奇訓練,同時向營友分享信仰,可說是本港戶外歷奇福音營的始祖。值得一提的是,野谷很快就取得英國風帆協會認證,可以正式頒發風帆證書,為香港帶來了收費平民化的風帆訓練營。(註1)

野谷的活動雖然注滿信仰元素,也確實有人因此成為基督徒,(註2)但野谷對外從不宣稱自己辦的是福音營。真正打正旗號的,很可能是同時期FES(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透過中學生團契(ISCF)舉辦的中學生福音營,藉著ISCF聯繫各中學團契宣傳報名,每次都頗受歡迎。FES一貫作風是充滿創意、鼓勵思考,讓人活潑而深入地面對信仰。根據一位七十年代的中學生說,雖然他從沒機會參加過,但單看營會的日程表已經眼前一亮,覺得一定正過教會搞的。

1974年,FES旗下孕育出《突破雜誌》,很快就建立了穩定的讀者群(銷量幾年之間飆到三萬幾),就參照FES模式舉辦讀者營,有時甚至直接稱為讀者福音營,多數在復活節假期舉行,賣點是一定有《突破》編輯落水參與,跟讀者同吃同住。有透過讀者營信主的前輩曾說,最震撼是《突破》社長在營裡跟他們談論青年人貼身掙扎的問題,感覺「好放」。

當時的FES同工翁偉業回顧說,《突破》福音營的光芒那時蓋過了ISCF,參加者絕大部份是因《突破》而不是學校團契而來。(註3)而自七十年代末開始,有教會和基督教學校眼見FES和《突破》的福音營好似幾吸引到年輕人,也就開始仿效,令這玩意流行起來。

▍ 教會外判福音營的起點:突破讀者福音營

踏入1980年代之後,《突破》的福音營開始主動邀請教會合作:突破機構負責宣傳報名、設計營會主要內容,教會派人參與、擔任組長、營後跟進。曾經參與過八十年代營會的前突破同工透露,那時要先跟教會一干人等商討多個回合,釐清彼此期望和責任範圍,才可以正式啟動籌備過程;在營會舉行期間,雙方每晚都一齊逐日檢討,部署翌日事項。三、四日的營會,事前要投入的工作可能不止三、四十日。

提到突破機構的福音營和相關活動,不得不提一位傳奇人物——從七十年代末至廿一世紀初,橫跨三十年在該機構策劃和帶領無數活動、同輩暱稱「表哥」、後輩尊稱「策叔」的謝文策。策叔熱愛嵩山峻嶺,熱愛青年人,有社工背景卻衝破社工專業包袱,開創和確立了揉合野外歷奇和信仰體驗的福音營模式,也啟發和栽培了好多代的同路人,直至2007年心臟病突發離世安息。(註4)

九七前夕,突破機構得到政府撥地興建突破青年村。設立了自己的營舍和歷奇設施之後,突破就更盡情嘗試各種福音營模式,發揮野外歷奇的長處,廣邀教會和學校合作。自此,多個教會宗派和基督教辦學團體,都年復年地持續跟突破合作,合辦福音營、教育營等等活動。雖然每次合作營會,突破機構和教會/學校雙方投入的人力物力都相當巨大,但也令突破青年村迅速成為全港入住率最高的營舍之一。

入住率高,即是營舍業務成功,也就引來同業仿效。一時之間,其他比突破歷史悠久得多的基督教營舍也採取主動,不再守株待兔等人租營,不管自身設施、人力、經驗等條件如何,也紛紛推出給教會或學校的「套餐服務」——由營地提供大部份節目內容,營會的主辦者只需付錢buy service就可以安枕無憂。本來的合作/合辦變成外判,而外判福音營的風氣,亦愈趨盛行。

然而三年大疫,教會、學校、營舍紛紛被清零。原來的港式福音營如何走下去?能否走下去?應否走下去?是要置諸死地,還是浴火重生?

註釋:
1. Pam and Mike Collier, ‘Looking Back through God’s Telescope’, 《野谷之友通訊》2022年4月。
2. 八十年在曾在野谷全職工作、後來長期在突破機構開展野外歷奇輔導的李德誠,便是透過野谷而信主的。參:李德誠《生命的超越——歷奇輔導的再思》(突破出版社,2015)頁227。
3. 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基督徒口述史及文獻研究》受訪人士:翁偉業 <https://digital.lib.hkbu.edu.hk/christianhistory/interviewee.php?interviewee=YWY>
4.〈突破資深同工謝文策安息主懷〉,《時代論壇》(2007年11月26日)<https://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44246&Pid=5&Version=0&Cid=220&Charset=big5_hkscs>

Previous
Previous

梁國全:也談教會事工/牧養的「外判」

Next
Next

高銘謙:哀歌神學 ── 哀歌中矛盾的神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