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rie Wong:其實係嬲......大愛包容的假象

作為一個在北美生活二十多年的基督徒,我認為西方基督徒對於奧運開幕表演引用《最後的晚餐》感到不滿,可以從文化和社會背景的角度去理解。

住在香港的朋友可能不知道,woke culture(覺醒文化)及其中的cancel culture(取消文化)在西方社會已經成為一個霸權——以大愛包容的名義站在道德高地上,剝奪言論自由,用cancel culture欺凌那些不認同他們理念的人。過往不少人(不只是基督徒)因不支持LGBTQ的言論被「取消」,長期在網上被攻擊的JK Rowling就是一個例子。正因為知道基督徒溫和包容,不會用武力報復,所以woke文化近年來不斷踐踏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底線。這次西方基督徒激烈的反應,是長期受woke文化壓迫的一次大反彈。

此外,北美公立學校的學生從幼稚園開始就要接受SOGI(Sexual Orientation & Gender Identity)性別取向和性別認同教育,這幾年來社會有很大的爭議。幾個月前,加拿大有家長發起維護家長權益的全國大遊行來反對這個政策,其中包括基督徒、伊斯蘭教徒、各種族家長,甚至LGBTQ家長組織也參加。然而,這次遊行被抹黑為歧視和仇恨。

我嘗試用woke文化自己的「大愛包容」這把尺去量度這次事件:

首先,在西方的woke文化中,各個woke terms都有標準定義。奧運開幕禮的藝術總監Thomas Jolly在接受訪問時表示,他的目標是讓「每個人都感到被代表」(everybody to feel represented) 這正是所謂的woke文化所提倡的大愛和包容。大愛包容(inclusivity)的定義包括尊重和重視不同的種族、文化、信仰和習俗,確保每個人都感到被尊重。

然而,開幕禮中公然引用《最後的晚餐》,將「耶穌和門徒」置於LGBTQ表演中,這讓基督徒感到冒犯。這並不是因為基督徒對達文西的畫作特別重視,或將之當作聖物,而是因為基督教不認同LGBTQ行為(其實大部分基督徒是love the sinner, not affirm the sin,但都一律被標籤為hater)。在表演中,讓LGBTQ和drag表演者扮演耶穌和門徒,顯然是故意為之。其實,LGBTQ和drag歌舞表演本身並沒有問題,另一在圖書館演出的歌舞,也沒見基督徒批評。

問題在於,為什麼在這部分非要加入基督教元素?這就像明知道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卻特意給他們豬肉吃一樣。這種行為在woke文化中是對宗教的不尊重和冒犯。冒犯或邊緣化任何宗教的行為或言論,都不屬於woke文化中的包容,因為這會造成排斥和不尊重。所以當Thomas Jolly說「代表每個人」時,他不尊重的行為顯然將基督徒排除在「每個人」之外,與Jolly自己宣稱的大愛包容目標背道而馳。

這件事也揭示了woke的偽善、自相矛盾和雙重標準。如果Jolly一開始就坦白,即使說自己只是想搞笑,而不是一會兒說這不是《最後的晚餐》而是另一幅畫”Feast of Gods”(以woke術語來說,這叫做gaslighting),一會兒又用大愛包容來為自己辯解,可能都不會讓西方天主教徒和基督徒這麼激動。試想在同一表演中加入伊斯蘭元素,看看會有什麼後果?當自己沒有道理時就搬龍門,欺善怕惡。所謂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在這種背景下,基督徒最多也只是在線上表達不滿,包容和愛難道就沒有表達不同意見的權利嗎?

Previous
Previous

Kiu:作為一個左撇子,我想說的是⋯⋯

Next
Next

葉漢浩:關於奧運,我想說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