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道 The Voice

View Original

+ink:和阿愁做朋友,上帝仍愛不堪的我們

你會討厭某種情緒嗎?例如像阿樂討厭阿愁一樣?

在第一集的Inside Out,阿樂覺得阿愁常常製造麻煩,不讓阿愁觸碰記憶球,甚至阻止阿愁使用控制台。至於第二集,幾位新「腦朋友」阿焦、阿羨、阿尷、阿厭,更把「元老」級腦朋友困在樽子內,並鎖在保險庫,壓抑情緒。

想起自己也有討厭阿愁的時候。兒時,家裡受華人家庭文化影響,會覺得哭便是懦弱的表現。爸媽看見我哭,會罵我「又喊」、「成個喊包咁」,潛移默化地,我也覺得哭泣是一件壞事;也會偷偷藏起來哭泣,不想讓爸媽知道。後來慢慢長大,遇到的挑戰和困難愈來愈多,「阿愁」出現的次數亦更多。

慢慢地,我開始討厭阿愁,覺得它製造很多麻煩,例如面對很大壓力、失望、傷害時,阿愁每晚也會出現,令我覺得很煩擾,我無法接受自己是這樣的人。甚至到了一個地步,我更因為討厭阿愁,最後衍生次級情緒——阿燥。

到最後,既然愈抗拒愈激化,我嘗試作出180度轉變:慢慢接受和「容許」阿愁的出現,甚至和它做朋友。我發現,原來阿愁帶來的眼淚,是幫助我釋放壓力,了解自己的需要。甚至因著我流淚,其他人亦能感受到我的真誠。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post,九格內每位「腦朋友」各佔一格,想表達的是 「沒有一個情緒是多餘的」。負面情緒看似軟弱不堪,但每位「腦朋友」仍然有它的作用,例如阿焦作出風險和危機評估、阿燥可能反映自己著緊某些事情。

不管怎樣,上帝仍然愛不堪的我們。願大家都能學習擁抱自己,誠實面對本我———相信這是療癒和成長的最好方式。就正如電影創作團隊在片尾的致謝名單提到:‘love you just the way you are’,好好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