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道 The Voice

View Original

HL:用香腸思考教會改革與遊牧信徒

多數香港基督徒只會認識馬丁路德和約翰加爾文,慈運理則常常被忽略。在過去的星期五晚上,筆者參加了由Nomads舉辦的「慈運理神學與遊牧信徒」聚會,以「香腸事件」為切入點來反思現今教會與離堂者的關係。

活動一開始,主持人簡單介紹了慈運理及他在宗教改革期間發生的事情:慈運理(Ulrich Zwingli)於1484年生於瑞士的托根堡(Toggenburg),曾於維也納和巴塞爾大學就讀,慢慢認識到中世紀天主教的問題。普遍人認為慈運理一名激進、單一、沒有大台的改革家。慈運理在1522年於蘇黎世大教堂公開講道時,曾支持在大齋期食用香腸,表達基督徒應有禁食的自由,他在名為《論食物的選擇與自由》的講道中為食用香腸的行為作出辯護。這次的行動,引發了社會與國家教會的分歧。原本與馬丁路德志同道合的慈運理,1529年與馬丁路德在聖餐問題上未能達成共識,造成信仰的分裂。

主辦單位藉慈運理當時改革教會的故事,延伸至近年出現的「離堂者」現象,讓大家重新反思現今傳統教會的「堂會主義」問題。

當晚,我們品嚐了三種不同產地的香腸。在品嚐的同時,主辦者將我們分成小組,讓我們反思香港社會、教會以及離散信徒之間的關係。在分享期間,他們提出了三個問題讓我們討論:你如何看待「教會改革」與「社會改革」之間的關係?你對當今香港教會現況有何看法?你對「遊牧信徒群體」有何想法?

聚會中,筆者反思到「傳統教會是不是唯一信仰指標」的問題。我發現,也許我們都不經意地被傳統堂會觀念束縛,以為「回到堂會就等於返教會」、堂會教導就是信仰的答案,從未探索其他可能性。

另外,近年來,傳統教會也談論到教會與社會的共融性,特別是在社會運動之後。過去,我們通常認為教會不應談論政治,社會上的問題不應帶進教會,但事實上,社會的改革也會影響教會的運作。社會和教會的問題是不可分割的。

此外,傳統教會多數想的,是「今個月帶咗幾多人信主?」,「崇拜有幾多人返?」,「奉獻數目有沒有增加?」等等,但遊牧信徒是一班遊走於傳統教會外的群體,傳統教會沒有辦法將他們計入教會內的數字,近年傳統教會內的參與人數慢慢下降,多了一班遊牧信徒建立的群體,這反而促使傳統堂會反思重新思考為何會出現離散的基督徒這種現象、如何牧養離散基督徒,以及如何回應當今弟兄姊妹和社會的需求。

Nomads說,他們就是一群遊牧信徒群體,是一群在堂會外反思信仰,發掘新的可能性的群體,希望以遊牧民族的方式遊走於信仰之間,繼續探索新的可能性。我也期待他們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