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道 The Voice

View Original

陳頌軒:足球的靈修(二)

足球是一項怎樣的運動?它是一項團體球類運動。既然是團體性的運動,當中便包含著與人相處、合作、包容、接納等的人際要素。

事實上,人是群體和社會性的動物,雖然自問球技不濟,但在足球場上的人際互動,我也是略有觀察和體會的。

說到觀察,首先是對自己的觀察。上篇文章提到我正在球技的起步點,多少也看到自己在進步。在平日與學生踢球時,我發覺自己比較喜歡待在前鋒位置,待隊友傳球給我,我便尋找機會,爭取進球。

當前鋒本身並沒有問題,但我對自己這一行為加以反思,我內心所想的、所渴望的到底是甚麼?是甚麼讓我喜歡擔任前鋒,而且爭取「自己」進球呢?這或許反映著我的急於求成,希望能在付出最少的情況下,獲得最大的成效,還有別人的肯定和讚賞。

足球的團體性也讓我想起了一段聖經:「就如身體只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身體所有的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體:基督也是這樣。⋯⋯ 眼不能對手說:『我不需要你;』同樣,頭也不能對腳說:『我不需要你們。』」(格前[林前]12:12、21,思高本)

就如一隻腳「拗柴」受傷,另一隻腳便要使用更大的力度,以分擔受傷的腳的痛苦,填補它的缺憾。在球場上也是一樣,經常聽到大家說「傳啦、傳啦」,正是因為這項運動的勝利不能只靠一人,還需要隊友的分擔和協助。更準確地說,整個隊伍是一體,彼此都是肢體,需要協調和合作,決不能自我中心,只想自己。進球也不是一人的光榮,而是整隊的功勞!

現在,我每星期最少兩天陪學生踢足球,這使我更認識某些學生的性格,正如上一篇文章我提到鮑思高神父所說,球場是認識青年最好的地方。有些青年和我一樣,較為好勝,喜歡當前鋒,喜歡自己進球;有些青年經常指責他人,卻甚少檢討自己;有些青年缺乏信心,不敢碰球;也有些青年即使球技不好,卻不怕他人的批評,仍然堅毅不屈,不斷從失敗中學習。球場也是個履行教育使命的園地,除了認識青年,還可以藉此陪伴、鼓勵和教導他們。

感謝天主扶持了我,由最初對足球的抗拒,直至今日能在球場上更認識自己、更明白和投入服務青年的使命。

所謂神修,就是在萬事萬物中找到天主、親近天主。

(原載於作者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