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道 The Voice

View Original

pk@Nomads:教會禮儀之必要?

離開堂會以後,離堂者首先失去的是教會禮儀。然而,這又何妨?

這是困擾筆者良久的問題。為何人需要禮儀?為何活在堂會裡的人會毫不猶疑地接受參與儀式這件事情,而不信教的人又為何從來都不會質疑教會儀式的必要?

讀神學的時候,有一科目的閱讀要求是一本有關崇拜禮儀的書。裡面嘗試「解釋」不同程序和步驟的神學意義,例如主禮人進場時從門外走進禮堂中間的走廊,代表上主走進人中間;又例如主禮人和牧師的黑色袍代表上主的恩典掩蓋人的罪性(當然也有其他解釋);最有趣的是,領受聖餐的時候要伸出雙手像一個碗,讓牧師將聖餐餅放在手心上,這是因為你張開的手掌象徵生命的寶座,要讓耶穌坐在其上。

其實,這些神學意義不一定在教會場景才能展現。我透過茶餐廳的玻璃窗觀看繁忙的彌敦道,也可以看見上主走在人中間;我看見被社會邊緣的人有可愛之處,或者我懂得反思自身的問題,這也是上主的恩典掩蓋了人的罪性;我生命的寶座更加不需要化身成為任何實物和肢體語言,因為它只是一個比喻。

那本書只是詮釋了教會禮儀,而非解釋。因此筆者嘗試從社會學的角度總結了幾個宗教禮儀的意義,讓我們反思禮儀之必要。

▍ 維繫個人在集體之中的身份

不少宗教之中都包含交換私有財產的儀式。古有換妻和獻長子的習俗,今有交換禮物的節日儀式。學者指出,族群成員之間透過交換私有財產的儀式製造和鞏固社群關係,又或透過使用共同的符號去承認成員在群體之中的身份。(例如東正教信徒都會劃上十字架的紋身,或不同宗派的教會都有獨門的儀式和語言去塑造宗派身份)這些禮儀和符號的重要性在於建立社群身份和歸屬感,而在這個融合過程之中,人們面對個體與集體意識之間的你爭我奪——這是一場永恆的掙扎和恐懼。

▍ 合理化衝突和矛盾從而維繫社群身份

宗教儀式經常展示人性或社會的衝突和矛盾,更會將它們形象和視像化。諸如光明與黑暗、善與惡、慈愛與公義、恩典與懲罰等論述,都透過禮儀呈現在參與儀式的人面前。例如有些教會在崇拜的時候會有認罪禱告,然後隨即宣告神的恩典和赦免,令「罪人」和「聖潔的人」的矛盾身份完美地並存,推而廣之也令世間的「罪惡」和神的「全善」完美地並存。

禮儀的目的不是要為這些矛盾提供解決方法,而是透過神聖化這些衝突和矛盾,及將它們置於永恆的時空裡面,令社群所面對的衝突和矛盾顯得合情合理。換句話說,當人透過宗教禮儀明白所謂真理(即對世界的解釋和答案)本來就容許矛盾,就能為自己所面對的衝突和矛盾提供答案。

甚至當人們面對動搖身份的危機時,他們藉著宗教儀式知道他們的身份不會因為當前的危機而被瓦解,甚至能透過危機強化他們的身份認同,藉此得到慰藉。按此理解,宗教的救贖來自於它能夠避免社群衝突帶來的不幸,包括人們喪失社群身份,從而保存社群的生活方式。

▍ 建構規範和知識

宗教儀式透過運用語言建構社會規範,指引社群成員的生活方式。這裡強調的是儀式之中會運用語言,因為語言有別於其他藝術表達例如音樂和繪畫,語言有教導的作用,同時說話的人被賦予權力和權威去決定社群和個體的命運。

當然,非語言的表達在宗教儀式當中亦同等重要。學者指出,宗教藝術和其他藝術的不同之處在於,前者有指引性,目的是透過表達神話敘事,指向一個(虛構的)世界。

這個虛構世界為現實世界提供解釋,例如有人相信六日創造的故事就是世界的開端;巴別塔的神話就是不同語言的來源。這些故事、藝術的表達都成為象徵符號,令社群成員透過運用這些象徵傳達共同信念,從而建構共同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並建構共同的知識。(可以想像讀宗教研究和神學的分別——前者不需要參與在信徒的共同信念之中,但後者往往建基於這一種共同信念而發展出對各種議題的論述)

▍ 宗教禮儀呈現神話敘事

以上三點的簡單總結就是——宗教禮儀的目的是建構社群身份,同時它作為一種象徵符號反映社群的集體意識,包括對世界的理解和解釋,而這往往牽涉一個神話敘事。因此我們不能忽略的是,禮儀其實是宗教神話敘事的行為展現,它綁定社群成員在同一敘事之中,按著這個敘事發展出自己的知識和世界觀。這是神話敘事的兩個主要功用:解釋世界和人性,並建構集體身份。

(文章經編者修訂並交作者過目。後續文章將繼續於Nomads IG專頁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