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安然:從雅歌看:真正的愛情vs AI愛人
「AI愛人」出現反映的不是科技的進步,而是現代人的存在困境。
今日的時代有需要重拾猶太哲學家Martin Buber所提「我—你」關係的獨特價值,特別是和「我—它」關係(與AI情人的關係)互相比較。雅歌對愛情的描寫幫我們和AI愛人作對照。雅歌的愛情是「不受控」、「自發」、「不能交易」和「觸得到」,而AI愛人剛相反。
1. 「受控」的AI愛情與「不受控」的真實愛情
人際關係相處的確有不少困難,因對方作為主體,你難以完全支配和明白他的想法,因而產生誤會;需要表情管理和磨合溝通。有時克服過後會滿足,但有人寧願只取其滿足而不願承受面對主體「不受控的未知數」。
更何況當AI愛人出現,更大動機天天和AI愛人說「早晨、晚安、我愛你」等情話。在「顧客至上」的前提下,AI愛人即使與用戶有衝突,都是可控範圍下故意設計的打情罵俏。若多數顧客都不想衝突,公司也必然修訂AI愛人為千依百順的廿四孝情人。AI愛人的所有行動都是受市場和商業考慮所控制。
但「我—你」關係的價值在於「不受控」。雅歌談到愛情時在第3章1-4節不斷重複的經文是:「我尋找他,卻尋不見。」愛人不是受控和被支配的物品隨傳隨到,而是有主體性和活動能力,他不一定言聽計從。但這種「不受控」才可能生出更多價值。如「感激」的意思是別人不必然愛你但仍然愛你後,你的感動回應。但在「必然愛你」的AI愛人中,「感激」就會消失。
同樣,「遷就」、「寬恕」等都是如此。當一個人從另一人裡接受真誠的愛,而他又明白對方並非必需要這樣做時,我們便有一種被他人白白賦予禮物的感覺。人很有趣,他們需要的其實不是有人對他千依百順,而是在不必然的情況下仍視自己為獨一無二。
2. 「不自發」的AI愛情與「自發」的真實愛情
「我—你」關係的價值也在於「自發」。一個渴望友誼的年輕人會因為朋友為他安排生日驚喜派對而感動。但若他事後發現同學只是收父母錢才這樣做,先前的感動就消失,關鍵是「自發」與否。收錢安排生日驚喜派對就像AI愛人,每一句「我愛你」都不是「理解後而自發」,而是「行禮如儀」地按照預先劇本說出。
哲學家John Searle提出「中文房論證」指出這個問題。假設我們不懂法文,我們在房間裡面接收外面法國人的紙條。我們在房間裡有中文說明書指導如何將不同法文符號與另一些法文符號配對。例如當收到est-ce que tu m'aimes? 時,要寫上Je vous aime交出去,其他句子也類似。
當你這樣做,房外的法國人就會以為你懂得法文,但其實你不是真正了解法文及句子的意思。以上句字所講的正是「你是否愛我?」而交出去的句子是「我愛你」。但按「說明書」指引而做的房中人(比喻為AI愛人)沒有半點愛意流露。雅歌第三章5節談到:「不要驚動、不要叫醒我所親愛的,等他自己情願。」
3. 「可交易」的AI愛情與「不能交易」的真實愛情
哲學家Michael Sandel說很多時一些事情的價值會被金錢交易而掏空。例如朋友收錢和你慶祝生日和沒有收錢而這樣做,有很大分別。不過在自由主義和資本主義當道的社會,任何事都有個「價錢」,只要你情我願一買一賣就沒有問題。50元拖手行公園,100元吃飯,500元看電影等等的「出租情人」(PTGF)就是向人販賣愛情。但雅歌8章7節說「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財寶要換愛情,就全被藐視。」即使有人動用全副身家,愛情都不能被變賣,可見愛情有其崇高的價值。但AI愛人是一個可售賣的愛情。
4. 「觸不到」的AI愛情與「觸得到」的真實愛情
「我的佳偶,你甚美麗,你甚美麗!你的眼好像鴿子眼。」(雅歌 1:15)詩人形容他對愛人的愛時,用了很多對愛人身體的讚美,包括眼、頭髮、兩腮等。身體就像道成肉身,把一個人活現眼前,是我和你互相認識和表達心意的橋樑。但AI愛人GPT不涉軀體,只是文字或最多配上聲音,更多是自己的幻想和懸念。
電影《觸不到的她》(Her)的男主角Theodore即使已婚也感到孤單,與只有聲音的電腦作業系統Samantha戀愛。Theodore問Samantha,在與他談話時是否也正在與其他人同時交談。Samantha承認自己的確正在與成千上百的人交談時,Theodore感到沮喪失望,因為她已與數百人墮入愛河,Theodore對此十分生氣。但對一個有身體的人來說,他的全人就是你眼目所見,與你交談時不會同時與過百人同時說話。「你的眼好像鴿子眼」也指專注的目光。
為何一些人在AI和真實關係間仍選AI關係?
部份人仍選擇AI愛人,有些是因為缺乏真實被愛的體驗,覺得收錢生日驚喜「好過冇」。有些曾付出愛後而受傷因此抗拒真實關係。有些在網絡和同輩間看到太多關係問題,恐懼真實關係……
AI愛人吸引疏離的都市人,特別是渴望愛情的人;自認為社交恐懼、在現實中被欺凌或其家庭失效的年青人,和在婚姻中感到痛苦的人。孤單影響無遠弗屆。在關係饑荒的世代,用戶都知道AI愛人有如「畫餅充飢」,但他們自知只能靠它捱過每天的饑荒。而OpenAI禁止AI愛人的原因,是不想有人利用人的孤獨痛苦成為獲利途徑,這是很不道德。
有何出路?我認識有信仰群體每逢「大時大節」會約一班單身弟兄姊妹相聚派對,或一起服侍社區。也有群體安排不同的家庭「配對」不同年青人,定期邀約到家吃飯談天。也有群體舉辦活動重燃夫妻愛火。有趣的是以上「幫助人」的人也可能正經歷孤單(如接待年青人的夫婦),但透過愛人的付出行動,孤單感會逐漸消失,甚至生出滿足的意義感。原來人的軟弱常突顯美好價值。或許AI愛人的限制在於他「太完美」。
(作者為香港性文化學會事工總監。標題為編者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