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家臻:半無胃的用人:神義論
「如果上帝不能阻止病苦和邪惡,祂就不是無所不能,因此對我們沒有任何真正幫助;如果上帝是無所不能,可以阻止邪惡和病苦,但卻不這樣做,那他怎麼可能是全善的呢?」這個有關上帝全能全善與病苦和邪惡並存的矛盾關係,是典型的「神義論」(theodicy)要探討的問題。
神哲學,我識條鐵咩!平日我會繞路走開,但如今,它來到我面前,唔諗都要諗,唔答都要答。
有一種說法認為,儘管有病苦與邪惡,但整體而言,世界仍是美好的。問題在於人類的思維有其局限,無法看到全觀。但,對一個受苦的人來說,告訴我世界整體是好的,並沒有任何幫助。
亦有以為病苦是對罪惡的懲罰,說明上帝的行事是以獎賞和懲罰機制為基礎,可是,這無法解釋兒童和動物的病苦,有很多無辜的人遭受毫無來由或不成比例的病苦。
另一個觀點認為,邪惡與病苦必須存在,這樣我們才有自由選擇如何行事;沒有邪惡和病苦,自由意志也不可能存在。然而行駛自由意志也無法解釋天災帶來的痛苦,而從心理學角度來看,自由意志的運用更忽略了一個事實,即許多行為是由無意識、潛意識驅動的,完全不受個人控制。
當然也有「靈魂的黑夜」(dark night of the soul)的說法,認為病苦是靈性發展的必要條件——病苦是一種淨化、提升的過程,使我們更接近上帝,「病苦是奧秘,經歷主更深。」
而我則最buy楊牧谷在《再世情緣》中,透過他「連人帶話一齊來」的病榻見證。信仰不是用來解釋病苦,或是要求神對病苦的干預,而是給予我們情感力量,𠄘載病苦。
不是旁觀者,不只做評論員,要做貢獻者,要作演員,演好這部戲,這就是我的坐言起行。
/主雖然以艱難給你當餅,以困苦給你當水,你的教師卻不再隱藏,你眼必看見你的教師。
(聖經.以賽亞書 3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