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道 The Voice

View Original

陳翼:從家庭創傷⾓度看《年少⽇記》—— 是什麼令孩⼦⾃責是「垃圾」?

近⽇社會再度關注青少年⾃殺問題,探討學童⾃殺的電影《年少⽇記》恰巧上映,引起不少觀眾的迴響與共鳴。戲中主⾓⼗歲男孩鄭有傑(⿈梓樂飾)學業成績平平但個性乖巧,卻在⽗母的壓逼之下最終選擇輕⽣。電影揭露在學業壓⼒的表象以外,家庭創傷也是青少年輕⽣的⼀個誘因。

▍ 夫妻關係失衡令孩⼦成磨⼼

電影主⾓鄭 Sir(盧鎮業飾)在任教的班級中收到⼀封匿名遺書,在尋找企圖輕⽣學⽣的同時,亦勾起他的童年創傷——律師⽗親(鄭中基飾)的格⾔是「成就是逼出來的」,對兩⼦學業成績要求嚴格;母親(⾱羅莎飾)是討好型的妻⼦,為維繫亮起紅燈的婚姻,事事附和丈夫。⼆⼈經常將資優的弟弟有俊(何珀廉飾)與成績平平的哥哥有傑作出⽐較,試圖⽤責備和懲罰改造有傑,要他跟上弟弟的⽔平。

按家庭治療師梅利鮑恩提出的「三⾓抒張動⼒」(Triangulation),當夫妻關係張⼒太⼤,容易將注意⼒轉移到第三者(包括⼈和事物)⾝上,不少⽗母就以孩⼦的學業來紓解彼此間的⽭盾。其中⼀幕母親得悉有傑留班,崩潰哭訴:「我離婚都是因為你」,就是將⾃⼰⾯臨離婚的壓⼒,歸咎於孩⼦的表現。

當⽗母的價值取向是競爭與⽐較,⼿⾜情也產⽣了隔閡。弟弟知道⾃⼰在家中的⾓⾊是為⽗母增光,⽇漸形塑出「我重要是因為我讀書叻、表現好」的信念,⽗母持續褒獎⾃⼰的表現,更會鞏固這種應對機制。當哥哥被⽗親虐打、在學校被⽼師責罰、被同學取笑,弟弟表現冷漠和抽離,反映他採取了情緒截斷(emotional cut-off),似乎已習成對哥哥的情感抽離。夫婦關係往往是愛恨交纏和易⽣⽭盾,若持續衝突或溝通出現問題,將情緒轉嫁⾄兒⼥⾝上,需要及早尋求幫助和調解,以免將壓⼒投射到孩⼦⾝上。

▍ 留意抑鬱患者症狀

在⾼壓和失調的家庭中成⾧,孩⼦難免感受到恐懼、壓⼒和內疚,⽇漸產⽣負⾯的主觀思想,⾃責「⾃⼰是垃圾」。電影中的有傑出現類似抑鬱症狀,包括持續的情緒低落和失眠,⽽這些症狀又進⼀步強化其負⾯的⾃我形象,影響他在家庭和學校的⽇常⽣活,惹來更多的誤解和歧視。

當抑鬱症患者⾯對他信賴者的離開,例如安慰和⿎勵有傑的鋼琴⽼師被辭退、成為⼼靈寄托的漫畫家不幸⾃殺離世,更核⼼的是⽗母對他⾝體和⼼靈的虐待,⽀援系統便告⽡解,喪失傾訴和依附的對象,情緒陷⼊崩潰。

近年疫情和移民潮令許多青少年與信任的親⼈、師⾧和朋友分離,相聚傾訴機會減少,⽽社會事件也令許多親⼦關係撕裂,削弱了青少年的⽀援系統。要緩解青少年輕⽣的問題,其中⼀個向度是家庭關係的修復和重建,重新學習彼此諒解和關愛。

▍ 盼望帶來諒解和釋放

研究跨代家庭治療的⼤衛菲⽂指出,沒有⼈在⾧⼤後能完全離開原生家庭的成⾧經驗,或多或少會留下⼀點跨代的「未了事」。當事⼈如未妥善處理這些「未了事」,在伴侶親密關係中,會下意識將原生家庭的責任、情緒、⼼債、遺憾等⼀併帶進新家庭。電影中鄭Sir在結婚後對當爸爸深感恐懼和不安,最終與妻⼦離婚收場,多少反映他尚未能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

與⽗母復和與重建平等⽽真摯的關係,需要花費時間和⼼⼒,對⽣活急促壓迫的⾹港年青⼈來說,更形困難。關鍵的第⼀步,是增強原⾝家庭對⾃⼰影響的覺察⼒,認識上⼀代對⾃⼰與⼈溝通和情緒表達⽅式的影響。當⼈看⾒家⼈和⾃⼰的真相,無⾮是受罪性扭曲⽽無⼒⾃救的⼈,需要從上主⽽來的恩典幫助⾃⼰,福⾳對家庭的救贖⽅能⽣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