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漢文:給香港通識教育科的追思悼文
(作者是DSE通識課程的最早開發者之一,1995-2020年任教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現為崇基學院神學院名譽副研究員)
我們LS遺族,近日都好傷感。這麽難得的生命,活了十四年就消失,意義何在?香港通識教育科(LS)的生與死,值得好好書寫,我要為他寫一篇追思禮拜的悼文,悼念十四年生命曾經在世的意義,希望安慰勸勉LS遺族。
▍ 述史:LS的生與死
我最早知道DSE LS要誕生是在2002年,因當年是AL LS(高考通識科)考試委員,被邀加入相關小組協助創製DSE LS,並在2003年被邀協助測試18小時師訓短課。
2007年中,LS被公開宣佈快要誕生。
2009年9月1日,LS誕生,全港中四學生首次上LS課。
2012年4月,第1屆DSE LS考生勇敢地應付史無前例的考法。
2023年4月,第12屆DSE LS考生堅毅地應付明日黃花的考法。
2023年4月27日,LS離世。
▍ 我與LS的交往二三事
從2002年開始,我就參與此科的創製,及後在中大負責LS教師培訓,後來直接給DSEers開LS應試班。今天,我的FB也被洗版,充滿LS的追思與悼文;容我也以兩三個小故事,聊表思念。
話說2004年夏天,已退休的中大哲學系何秀煌老師忽然找我午飯,問我諮詢中的LS是否「事在必行」。我回答說:「改革洪流急湧,再加長官意志,事在必行,無法阻擋。」何教授早在1985年就擔任香港中文大學首位大學通識教育主任,後來開創出四範圍的課程結構,傳說LS曾參考之,取了其三分法,另再吸納IB課程中探究寫作的理念。
何老師當日吩咐我做好三件事:一,設法改善課程設計,包括科目名字;二,盡力做好教師培訓( 結果我在中大負責多個訓練在職老師轉教LS的課程);三,盡快出版著作,出不到「大文章」也先出版「小文章」(於是我把小文章集成小書《通識的路如何走?》,於2008年出版)。十多年來,我做得不夠好,還請何老師見諒。今天,想做得更好,也無法了。
同年,我向中大教育學院高層滙報,認為未來會出現三種LS教師,包括未受訓而在校內轉教LS的、在職而受訓轉教LS的、和受訓後才入行的LS新教師,而會受訓的總共會有8000人;中大教育學院適宜提供專業碩士課程,以符合LS科主任的SGM(高級學位教席)資歷需要。其後,我被指派負責多個層次的「在職教師轉教LS培訓」;在多間院校紛紛開辦LS師訓課程的時候,我們在中大的課程,多年來培訓了全港大約四份一的LS老師。
另一個故事,涉及三位當年高官,他們上中下三路都堅持LS有事在必行的逼切性,其中一位更揚言:「作為教育改革火車頭的LS,只會在改革成功時才可以取消!」一語成讖。今天LS是否已經功成身退?是否精神長存?
▍ 永遠長存的LS精神
自LS師訓第一天開始,我就強調要多元化地詮釋他的精神,除了源自希臘尚智傳統的「博雅教育」,也值得用「解放神學」去理解:Liberal Studies could be liberating through a certain way of studying。當年我也曾用「出埃及過紅海」、「五餅二魚的團隊精神」以及「使徒行傳回應新使命」等比喻來鼓勵LS老師上路。(文章都收在2008年《通識路》小書中。)
各位遺族,包括八千多LS老師以及十二屆接近60萬考過LS的DSEers:請各自用自己方式來延續LS曾存在十四年的精神。曾經滄海的LS老師:請節哀,無論你們十四年來如何進退取捨,就好像《星球大戰》中的絕地武士(Jedi),形體雖然消散,精神延綿不死。
香港通識教育科死了,要像一粒麥子種在地上,讓香港通識教育精神重生。
…………
作者按:我打算收集文獻及意見,然後為LS寫傳記,中英文各一篇。大家若有文獻或意見提供參考或入文,請電郵至:rogercheng@cuhk.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