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佑:霧霾莫失焦

幾天前,香港被雲霧所籠罩。不少攝影發燒友,晚上走上山頂,拍攝濃霧中的香江。拍攝這類相片,不只是拍攝一大片雲霧而已,還要在雲霧中看見一些高樓大廈,若隱若現。大廈的燈光,雖然不能使黑夜變得光明,但將雲霧照得五光十色。照片中雲霧多是矇矓的,但有幾座高樓和燈光是清楚的,是焦點的所在。沒有,照片便不好看了。

過去的一個多星期,香港人的心情也被雲霧所籠罩。《給19歲的我》、《立場新聞》案和「47人」案等,都令港人出現了不同的情緒。

《給19歲的我》本來是一齣很好的紀錄片,紀錄幾位少年的成長和掙扎,也紀錄了在過去十年香港所發生的社會運動。社會運動只是背景,沒有政治意圖,但能為歷史留下印記。在不同的社會運動中,學校沒有禁止同學的參與,讓他們有表達的空間,尊重不同意見。還有學生會的選舉,讓學生學習民主公平的價值。教育之道,就在於能培育學生,在自由但負責任的空間中,尋找民主、自由、公義、關愛和真理。

可惜的是,學校和拍攝紀錄片的團隊,犯上了不算是小的錯誤,導致紀錄片不能公開放映。傳媒人吳芷寧在網上發表了多篇文章,對事件的分析,有理有節,對事不對人,值得學校和拍攝團隊反思。個人相信學校和導演都無意傷害學生,只是有些習以為常的行事方式,忽略了學生的感受,還有私隱的問題。芷寧在文章中特別提及愛和權力的問題,因英華是教會學校,也引伸到教會也會犯上類似的錯誤。

▍ 使用權力時要明白目的

任何機構總有人有權力,帶領機構的發展。但學校及教會運用權力時,當要明白其目的。因我是牧師,所以彼得前書五章3節常成為我的提醒:「不要轄制所託付你們的群羊,而是要作他們的榜樣。」幾日前,向一班信徒講解《希伯來書》,談及十三章17節:「你們要順從那些引導你們的,並且要順服……讓他們在交賬的時候有喜樂……」有聽的問我:「是否完全的順服?」

我這樣回答他:「經文雖然是教導信眾尊重牧者,但當我讀這經文時,常覺得這是對自己的挑戰。假若我未能如聖經所說的,好好牧養信眾,我怎樣向上帝交賬時有喜樂呢?」

我有牧養的權柄,但不是轄制他人。假若上文所說教育之道,是讓學生能自由但負責任的去追尋民主、自由、公義、關愛和真理,相信不論是學校或教會,我們行使權柄時,也當明白這目的。

▍ 愛有時變得操控而不自覺

另一問題是「愛」。基督徒常談及愛,卻忽略愛也可能傷害別人。例如信徒常因愛和關心,為在困難的人(如病者)禱告。熱心的人甚至將消息廣傳,希望得到更多人禱告的支持。這行動是出自愛,卻忽視了私穩的問題。愛有時會變成操控而不自覺。「我為你付出,你卻不聽從我的意見!」有時常覺得自己待人沒問題,因為心中有愛,有問題的總是別人,缺乏反思,使愛變成自義。

聖經說:「愛是恆久忍耐……」(林前十三4)為甚麼愛中要有忍耐?因為愛就包括了尊重、聆聽,也需要等待,「等它自發」(歌一7)。

我沒有認為自己懂得運用權力和去愛。聖經說,「愛是永不止息」(林前十三8)。能夠不止息,是因為人願意一生不斷的學習去愛。

▍ 再一次學習愛的功課

令人感遺憾的是事件發酵後,那排山倒海式的對學校和導演的謾罵,甚至好像要交出人頭來負上責任那樣。有人指出,這種情緒是由於近年來市民對權力的不滿,不能宣洩。現在有一個出口,大家便將不滿的情緒抒發出來。我明白大家的不滿,又確信學校和辦學團體有錯失,但對社會更大的不公和不義沉默,對權力較少,又不會反駁你的團體予以鞭撻,這與大家所說的,學校對弱小學生的欺凌,有何分別?這是公義嗎?

吳芷寧呼喚「整個基督教群體一同認罪,一同學習直面自己生命裡善念與惡念交纏的實相」。這正是雅各書所說的,「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得醫治。」(五16)聖經中所述的愛,是復和的愛,不會讓仇恨延續!相信每一個存著愛的人,都會從這齣紀錄片所發生的事,再一次學習愛的功課!

▍ 為《立場》案及47人案被告禱告

城市中的另一處陰霾,就是法庭中進行的《立場》案和「47人」案。其實大家都已預計了結果,這也是為甚麼《毒舌大狀》成為了票房首位的原因。在現實生活中看不到,「我最重要嘅職責,唔喺將案件成功咁定罪,而喺確保每一個被告都有一個公平嘅審訊」,原來這只是一個童話而已。

但是我們不要被這雲霧所壓下來,當我們看見《立場新聞》前總編輯鍾沛權冷靜和有節有理的回應主控煩瑣重覆的盤問,那就好像昔日耶穌回答彼拉多所問「甚麼是真理」(約十八38)那樣,他將新聞和言論自由的珍貴和意義向世人展視出來。

47人案中,現正由認罪並轉作證人者作供。不少人對作證的四人不滿,認為他們出賣朋友。我明白眾人對他們的忿怒,但也可調轉頭想想。人總有軟弱,也有他們個人及家庭的難處,因而向權力屈膝。當作證的說「我怕背漏」,最終他也會說出要說的話,指責也無法改變事情,反而會讓人嘲笑,一群高舉人權、民主、自由的人,其實都是一盤散沙,因個人利益的關係,便彼此爭鬥。

為甚麼我們不能集中的為眾被告,特別是為不認罪的禱告,祈求上主給他們智慧和剛勇,為人權、民主和自由的價值作出有節有理的闡釋?我們也要為自己禱告,在無力、沮喪、被雲霧所掩蓋的日子,我們仍能持守我們對公義和真理的追求,就像那些在雲霧中的高樓大廈,讓人清楚看到,也像大廈中的燈光,將雲霧照得五光十色。耶穌說:「你們是世上的光。」(太五14)

上主的榮光,仍會繼續照耀這陰霾的城市,「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沒有勝過光。」(約一5)重要的是,我們要在霧霾中不失焦,不要失去我們對公義和仁愛的肯定、追求,還有學習怎樣去愛人。

(分題為編者所加)

Previous
Previous

黃樂祈:"Asbury Revival"是教會校正對「復興」理解的契機

Next
Next

吳芷寧:求神令我們省察心中的幽暗——基督教群體的主觀良好意願/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