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道 The Voice

View Original

安仔:如果未來有AI傳道人

在《21世紀的21堂課》一書中,提到人類有兩種能力︰身體能力和認知能力。當機器出現,人的身體能力逐漸被它超越,當人工智能出現,人的認知能力也逐漸被它超越。估計未來不論是勞工階層,或是專業領域,都會被AI取代,那麼,未來如果有AI傳道,那麼傳道人仍有甚麼價值?傳道人有甚麼是難以被AI取代的呢?

▍講道:傳道人與上帝話語要有生命連結

如果未來有AI傳道,它或者能夠用幾分鐘就編製好一篇講章,而講章內容可能已經集合了無數本釋經書的內容,猶如手術刀般將經文解剖,以簡明的文字向眾人解釋,亦能剖釋眾人現今所面對的處境,並作適切的應用。

這令我反思,作為一位傳道人,平時所預備的講章,到底與AI所製作的講章還可以有甚麼分別?有甚麼是AI不能編製到的呢?

有人說傳道人與AI不同之處,是傳道人有「生命」。賜生命的惟有上帝,而AI是人工智能,只是作為受造物的人類製造出來。如果傳道人所預備的講章只是將不同的釋經資料和故事拼湊出來,那有「生命」嗎?當預備講章時,或許是要回歸基本,閱讀經文時,傳道人要與上帝話語有生命的連結,否則它只是沒有生命的文字。我學習講道時,領受了一句很深刻的教導︰「要I have something to say,不要I have to say something。」

▍牧養:謹記不要物化活生生的人

如果未來有AI傳道,面對信徒的需要和問題,它或者能夠透過對方所提供的資料,設身處地為對方分析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為對方提供種種的解決方法和各種可能性。作為一位傳道人,與信徒的相處方面,有甚麼是不能被AI取代呢?

有人說傳道人與AI不同之處,是傳道人有「愛」和「情感」。這讓我反思,有沒有物化眼前活生生的人。當今天的城市化、人口密集,大家也習慣使用機器生活時,我們會很容易將一個人當為一件物品,忽略別人的感受和情緒,只在意別人的功能,人就如一個機器。作為傳道人,謹記不要將人們物化,要習慣帶著同理心,感應對方的情感,讓彼此知道大家都是有血有肉並且是真實的人。

AI很厲害,相信它未來可以是人類的好助手,但AI始終是人類製造的產物;人類卻是上帝所創造,擁有祂的形象,若我們在世上活不出上帝的形象,其實我們與機器和AI可以是沒有分別。

(轉載自作者IG專頁;分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