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道 The Voice

View Original

牧羊犬:1人婚禮:沒有很宗教但也很信仰

(‼️注意:含小小劇透‼️)

其實相信不少香港人,見「周冠威」導演三個字,就有一種道德感召,要入場支持的氛圍隨即而生,但可能馬上又怕被所謂的「政治勒索」挾持入場(雖然我覺得冇乜可能)。正所謂:「黃藍是政見,好戲是良知」,好看的電影,就值得入場支持。

平心而論:《1人婚禮》中有很多細節,很多以童話為喻表,細味是精彩的。而電影從準確掌握網絡世界及文化、YouTubers、 KOL的生態而推動故事發展,也值得欣賞。

主角阿冰好睇,不刻意討好,演得很自然,也能夠擔起整套戲;其他角色及演員也不錯。故事完整,信息明確,節奏準且流暢簡單,睇得輕鬆愉快。我自己略嫌有一些關係未有更深入描寫,不過總括來說,是一套不錯的本地愛情小品電影。近期同類的電影有《緣路山旮旯》,《1人婚禮》不同的是帶多一點人生道理,未至於非常輕鬆,不過我認為也不錯。

有幸出席周導演親臨的優先場,在影後對談中,導演說自己拍這套電影時沒有刻意討好(或不討好)任何人,也沒有以商業片角度去考量,只以自己的純粹去拍這一套電影。這態度跟電影的主題:「真誠面對自己」很連貫。既不是商業片,沒有市場需要的考量,作品就能更隨作者的喜好,更貼近本來的意願去完成。這樣說來,或者是更加能夠認識周導演的想法。而正是這點,引發了我一些思考:

▍ 戲中「耶L」:滿口上帝忽略身邊人

電影中有一主要配角子浚,是一位「基督徒」。就如一個典型的「耶L」,再加上一點喜劇誇張成份(其實可能也不太誇張),他恰如其分地多次騎劫信仰,借祈禱、「上帝的旨意」過橋,實際上是按自己心意行事。簡而言之,「典型耶L」的stereotypes。在喜劇中出現可說是零違和。

然而令我思考的,是一個基督徒導演,在沒有商業考量、沒有刻意討好(或不討好)任何人的情況之下,為何會出現這樣的一個「基督徒」?這個基督徒代表甚麼?或想普羅大眾表達、說明甚麼?

就此,我在現場向周導演提問,而他的回答,大概是指這角色的塑造靈感,是源於過去在教會或身邊聽過的故事,某程度上是對我們信仰群體的一種自嘲。他指出,其實這樣的「信徒」,並非真正愛人,反而可能是自私,故此在劇中最重要的一場「攤牌」戲中,子浚是唯一被「阿冰」破口大罵:「你淨係顧你上帝嘅感受,但係你冇顧我嘅感受!」

阿冰這一句我也頗認同,尤其是當一些信徒去關心別人的時候,常將「上帝的旨意」、「耶穌⋯⋯」掛在嘴邊,甚麼對錯、應該不應該,都來道德批判一番,往往卻忽略坐在對面,他所關心對象的需要和感受。結果關懷不到,反造成不安,甚至添加傷害。

對於子浚這角色,我最初是擔心會否過份渲染,令觀眾對基督徒有更深誤解?甚至知名的基督徒導演這樣描繪自己的宗教,是否有點過火?

但其實又何需子浚來抹黑?現實中,我們著實領教過這些離地自High的信徒不少,無論是好心做壞事,又或者「上帝叫我做乜乜乜」地存心做壞事,他們才令人對基督教誤解和失望。子浚反成了周冠威弟兄對自己信仰群體的黑色幽默。他沒有說教,但願人自省。

▍ 「盧牧師」角色:不求曝光只求盡忠

而周導在電影中對自己的信仰,其實有另一種睇法。在回應提問中他補充,電影中有另一個基督教代表:盧牧師。她在最後一場戲隻身出現,並說:「就算教會唔撐你,我也嚟撐你!」

的確,盧牧師出鏡不多(記憶中,她只有三場戲),卻非常突出;雖然呈現手法仍是誇張幽默,但卻仍能展現出基督教另一種俠情俠理的風骨。或者,無論是為主作工的,或者日常作見證的都一樣:不求曝光率,也不求成效;但求盡忠,不忘初心;逆風而行,準確到位。

周導演在分享時問觀眾,這套電影會否很宗教?

對我而言,《1人婚禮》未必很宗教,卻還是很信仰的 :只是它透過沒有信仰背景的主角,帶出上主給我們的做人哲理。(係乜就留俾大家入場睇啦)

(文章轉載自牧羊犬FB專頁;分題為編者所擬)
(圖片來源:《1人婚禮》戲照、@jackygoodog